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参观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王振东 2009-7-17 07:09
参观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王 振 东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放置在其出生地 —— 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一座小搂一楼的一间带有大玻璃窗的房中,可以隔着大玻璃窗参观。笔者曾有幸于 2000 年 2 月看到了这台有历史意义的 ENIAC 电子计算机。 ...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9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修复哈勃宇航员回望地球
王振东 2009-7-14 17:25
修复哈勃宇航员回望地球
王 振 东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射于 1990 年,重约 2 ﹒ 45 万磅 ( 约 11 ﹒ 11 吨 ) ,长约 13 ﹒ 3 米,其主镜面直径约为 2 ﹒ 4 米。隶属于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服役 19 年来对太空中的 2 ﹒ 5 万个天体拍摄了 50 多万张照片。科学家根据哈勃太空 ...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57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的珍贵合影
王振东 2009-7-9 18:58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的珍贵合影
王 振 东 得到了一张包括有爱因斯坦、洛仑兹、居里夫人、朗之万、普朗克、玻尔、玻恩、海森伯、泡利、薛定谔、康普顿、狄拉克、布喇格等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的珍贵合影。按国内现在的流行说法,这些科学家都是国际物理学界的“大牛”,他们中的一些人曾获得诺贝尔奖 ...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36832 次阅读|7 个评论
卫星拍摄的卡门涡街
王振东 2009-5-14 07:32
卫星拍摄的卡门涡街
— 卡门涡街及其应用(续) 王 振 东 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1881-1963)是美藉匈牙利力学家,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的导师。 卡门涡街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 ...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21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化工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王振东 2009-5-1 06:21
化工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王 振 东 化工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很重要的产业,既生产多种产业所需要的原料,也提供很多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流体力学问题。 所谓化工过程,广义上讲是指物质经受性质上变化的过程,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性质的变化。它与只有物体形状,和位置变化的一般机 ...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771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的金字塔
王振东 2009-4-21 08:10
科学的金字塔
— 将物理之炬烧得更旺些 王 振 东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我所经历的5个物理实验”(科技导报2006年24卷11期)一文中给出了一个科学金字塔图形 并指出科学金字塔的高 ...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11874 次阅读|3 个评论
流变学的诞生和研究对象
王振东 2009-3-12 16:28
流变学的诞生和研究对象
王 振 东 流变学是研究材料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它是一门介于力学、化学、物理与工程科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这里所说的材料既包括流体形态,也包括固体形态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特殊情况下,还有等离子态和超固态。气体和液体又合称为流体。从力学分 ...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9266 次阅读|8 个评论
卡门涡街及其应用
热度 2 王振东 2009-3-4 13:21
卡门涡街及其应用
王 振 东 冯·卡门(TheodorevonKármán1881-1963)是美藉匈牙利力学家 ...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795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奇异的电磁流变液体
热度 1 王振东 2009-2-24 11:16
奇异的电磁流变液体
王 振 东 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也称为三个相。如水蒸气、水和冰,就是三个相。任何人都容易使用一台冰箱和一个低浅容器,将水(液体)冻成冰(固体),然后又可再取出冰(固体)来加热,使其化成水(液体)。但是,你能在几秒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将液体固化,然后又将其液 ...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5238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
非牛顿流体及其奇妙特性
热度 2 王振东 2009-2-22 20:28
非牛顿流体及其奇妙特性
王 振 东 现在去医院作血液测试的项目之一,己不再是“血黏度检查”,而是“血液流变学捡查”(简称血流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就要从非牛顿流体谈起。 斯托克斯1845年在牛顿这一实验定律的基础上,作了应力张量是应变率张量的线性函数、流体各向同性及流 ...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2849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