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人的造化与人的八性之关系

已有 6011 次阅读 2012-3-24 07:28 |个人分类:个人学术观点|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人生, 人性, 天分, 造化

人的造化与人的八性之关系


蒋继平

2012324


人的造化是指人在自己一生中的所作所为, 包括言行举止,成败得失等等。 人的八性是指兽性, 劣性, 愚性, 本性, 理性, 悟性,惠(慧)性, 和灵性。 人的八性也可被认为是天分加上后天的环境影响的产物。


不管是从神创论来讲, 还是从进化论来讲,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具有八性的成分, 只是这八性在他们体内占有的比例不一样而已。


在这八性中, 兽性是最低档次的,灵性是最高档次的,它们成一对应关系;劣性是第二最低档次的, 惠性是第二最高档次的, 这两个性成一对应关系; 愚性与悟性组成第三对应关系; 本性与理性构成第四对应关系。


兽性的表现是没有任何逻辑思维, 行为上跟野兽动物一样,乱伦, 滥杀无辜, 不考虑任何后果, 这种人性成份很高的人,几乎和野兽一样,不可救药。


劣性的表现是比兽性稍微好一些, 具体的行为是偷盗抢窃, 好吃懒做 , 不务正业。 但是, 这种人还是有被教养好的一些希望。


愚性是固执, 偏见, 愚患不接受知识和新概念。 不过, 比兽性和劣性要好一些, 至少这个人性成分高的人不会做出格的坏事, 他们最多只是一批盲民或者说愚民。 这样的人越多, 越利于统治者管理社会。古战场的勇士们多数属于这一类人。


本性是生存的最基本人性成分, 这种人性成份高的人,终日考虑的是一日三餐, 衣食住行, 生儿育女, 自动地担任着人类传承的义务。人类中的普通老百姓的人性中这个成分比例很高。


理性是除了生存外,还追求知识, 提高生活质量, 学会礼仪,按理办事的欲望人类中的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这个成分比例。 这是世界走向文明和理智的基础和动力。这是世界的主流,也是任何人不可改变的趋势。


悟性是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探究自然奥妙, 寻找宇宙真理。这个人性成份高的人是智者。但是,人类中这样的人属于少数。 虽然属于少数,但是, 他们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比如说,牛顿和爱因斯坦。


惠性是人性中最善的因素。 这个人性成份高的人, 待人真诚, 乐善好施, 能以苦为乐, 宽容大量。 这个人性成份高的人一般是慈善家。


灵性是鉴于人性和神性的桥梁。起着沟通人与神交流的作用。 这种人性成分高的人, 能够与神灵交流, 一般是宗教界的领袖和少数的通灵人士,他们身上已经具有神的形象和光彩了


在世界人口中,这八性在人体内的成分比例是本性和理性占大多数, 即第四组对应关系, 然后是第三组对应关系, 即愚性和悟性, 最低的是第一对应关系。 用数学模型来说,这种分布是金字塔型。 兽性和灵性处在两端, 本性和理性处于中间。 从进化的角度看, 随着时间的进程,如下列直线所标,人类总体会越来越脱离兽性,缓慢地趋向灵性。


兽性 劣性 愚性 本性 理性 悟性 惠性 灵性

--------------------------------------------------->


最后要说明的是, 这八个人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 但是, 这个天分是每个人不一样的。 有的人生来就愚顽, 有的人生来就聪慧, 有的人生来就好斗, 而有的人生来就怕事。 总而言之, 这八个人性在人体内是一个常数, 可以用1 为单位, 也可用100% 作单位。 它们是此消彼长,交互变动, 始终保持平衡。 例如: 张三的兽性为0, 劣性低于1%, 愚性为5%, 本性是40%,理性占40%,悟性在8%,惠性有4%,最后的2%属于灵性。 根据这样的八性比例, 张三一定是一个比较理性和有相当知识的人。 要是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 张三可能至少是一个大学生水平的人。 再来看李四。 李四的兽性为1%, 劣性5%, 愚性为30%, 本性是50%,理性占10%,悟性在3%,惠性有1%,灵性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这样的八性比例, 李四可能是一个忠勇有余而理性不足的人。 要是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 李四可能考不上大学。


敬爱的读者,您的八性比例如何? 您的评论也许可以看出您的八性成分!


声明:本博文属于作者创新式论文, 借科学网博克平台发表, 也在我自己的私人博克网站发表。 任何人在转载和分享这篇论文时必须保留原创作者的姓名。违章者自负责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551120.html

上一篇: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的话
下一篇:这个星期天在彿州海滩获得的收获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10 陈小润 张伟 徐腾飞 刘鹰翔 丁邦平 吕乃基 苏德辰 陆俊茜 luoxia zhuce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