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做人先做事
刘国忠 2019-10-7 07:47
做人和做事哪一个更重要?六年前,我在腾讯网微博上多次提出做人先做事。基础教育中我们必须把做什么事,怎样做事,放在首位。事成人立。 做人和做事,如血肉相连,无法分开。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把这两者分开,进行专门的认知和研究。 我们知道,人无完人 ...
个人分类: 七思八想|11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汗水和灵感
刘国忠 2019-10-6 12:46
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东北大学 张嗣瀛教授于 4 日逝世,享年 94 岁。先生曾说: “ 爱迪生有句名言 ‘ 天才就是 1% 的灵感加 99% 的汗水 ’ ,而我的那 1% 的灵感也来自 99% 的汗水。 ” 张嗣瀛教授 在这一句话里,点出了灵感来自于汗水, ...
个人分类: 七思八想|17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小学四年级平几实验教学检测题
刘国忠 2019-10-4 17:07
小学四年级平几棋教学小实验,下午2时30分结束,历时四天,教学了14课时。 教学对象:如皋市江中小学四(7)班学生李昀辰 ,四(5)班学生李昀泽,都是10岁的小女孩。 教学过程中,两女孩的家 ...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12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明天若死,少了一次后悔
刘国忠 2019-10-3 06:49
在前几天的新浪网微博中我说过:“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再做一个比较系统的平几棋的教学实验,让想象变成事实,让实践检验我的所说。” 实验小教学进行了两天,每天上下午各两课时,路上来回要2个多小时。确实有点累。哎,我老了,真的老了。 两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子似乎比较轻松,很积极,还要我继续教。准备再教两天,每天 ...
个人分类: 七思八想|93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还是描述
刘国忠 2019-9-29 09:53
1、 艰苦劳动会让人变成魔鬼,刻苦学习会让人变成呆子。 2、 诺奖获得者平均 72 岁,平均寿命是 85 岁,其中超过 90 岁的占多数,还有不少过百岁的,去世时年龄最小的也高达 74 ...
个人分类: 七思八想|8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知识感觉、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
刘国忠 2019-9-28 10:59
最近, 90 岁的老人袁隆平以视频方式给西南大学学子回信,勉励青年,说了“即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个字。强调说,要做有心人。非常好。 要做有心人。我的理解,这个心的核心就是意识。如灵感等。说大一点的概念,就是感觉。 书写拼字都有困难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认为:天才是 1% 的灵感加上 99% 的汗水 ...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12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玩的就是感觉
刘国忠 2019-9-28 07:55
要发现创新,首靠脑子,必须有 感觉 、 记忆 和同生异长之 求同 的综合性思维,三者缺一不可。 “平几棋”,有了方便记忆的 “棋盘”,有了同生异长之求同的“棋规”,剩下的就是要凭自己的感觉去玩发现创新,在发现创新中玩,能从发现创新中来再到发现创新中去。 看图 1 。 A 、 b 两条直线 ...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13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再看钟启泉学教之说的思维方式
刘国忠 2019-9-15 15:12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无限崇拜的大环境中长大的,特别习惯崇拜语录。现在老了,最习惯的仍然是不讲逻辑的语录思维。 钟启泉也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似乎也有这样的思维恶习。 钟启泉在《把教师视为“教的专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一文中说,“《论语》中,’学’字出现了64次,而‘教’字仅出现了7次。” 哈哈。不知是从何人何 ...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12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看钟启泉学教之说的思维方式
刘国忠 2019-9-8 08:44
我看钟启泉学教之说的思维方式 新课程的领军人物钟启泉,以反教学之道而提出学教之说,在我国教育家的影响比较大。最近又发表了《 把教师视为“教的专家”的时代已经结束 》的文章。从该文中我们不难看出钟启泉的关于学教的思维方式。 先说教和学的定位问题。 钟启泉在该文中说, 中世纪以来,西 ...
个人分类: 七思八想|11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兴趣和习惯,哪一个更重要?
刘国忠 2019-9-1 11:26
兴趣和习惯,哪一个更重要? 泛泛而论,很难说清楚是哪一个更重要。首先能够确定的就是,教育中对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人有五大欲,活动、思维、吃食、性爱和色美。包括她们的相反,即不动、不思、不食、不性和不色,都是人之欲,或说是人之本能。人的动与静(不动)的本能下,我们的教育就有 ...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17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