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jsy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zjsyj

博文

探测隐形飞机的方法

已有 4859 次阅读 2018-2-27 16:27 |个人分类:思维练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利用隐形探测隐形

逆向思维与空间动态思维方式训练课题

利用相控阵雷达双机扫描面交会面谐波完整性分析识别隐身目标的方法


基本原理:  采用不同颜色的光线在空中相遇时会改变颜色,以此构建光幕。当有隐形飞机切入光幕时,由于光线被吸收或改变方向,因此原有的光幕会出现空洞,完整性被破坏。通过探测变色光的位置与变色光板中间空缺(黑洞)样式判断隐形飞机的基本设想。

设备布置:例如设置有黄色光源及蓝色光源。两光源分别相距一段距离,(几十或几百公里)。采用有源相控阵模式发射光线。发射面板内设置有横排及竖排多个可变发射角度的点光源阵列。

探测方法:

1、探测点制作

左光幕的建立:黄色光源从极坐标原点以平面瞬时角θ′发射出一束高低角为β′的探测射线。并且做以平面角θ′为变量的从左向右的扫描。

右光幕的建立:蓝色光源从极坐标原点以平面角瞬时θ"发射出一束高低角为β"的探测射线。并且做以平面角θ"为变量的从左向右的扫描。

第一原则:左右两射线高度角β′与β"在平面交汇点N位置高度相等(β′不等于β");第二原则:左射线平面角θ′比右射线平面角θ"提前t时间,或具有初始角Δθ。第三原则:θ′与θ"的角速度既不相等也不均匀。

结果:左光源发出的黄色光线在相同高度β做由左向右的扫描,右光源发出的蓝色光线在相同高度β做由左向右的扫描,但是由于左光源发出的黄色光线平面瞬时角度θ′大于右光源发出的蓝色光线平面瞬时角度θ",则两光线在N空间位置相交,呈现绿色光斑。

随着θ′与θ"的变化,其两条光线的平面交汇点N在平面内的轨迹是可控的,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圆弧。交汇点N沿着自己的轨迹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移动,移动的位置间隔为ΔNX, θ′与θ"角速度的变化是ΔNX函数。

2、探测线制作

以两光线在平面的交汇点N为竖轴,不改变改变θ′与θ",只改变左右光源发出光线的高度角β′与β",使N  点在竖直方向的改变量为ΔNY。此时可获得由数个N点光斑形成的一条竖直的绿色光线。β′与β"高度角速度的变化是ΔNY函数。

3、探测光幕的制作

当绿色光斑沿着竖轴N从上至下扫描完成时,将该竖轴在平面内移动一个单位ΔNX,绿色光斑再进行一次沿着竖轴的扫描。当竖轴N每次移动ΔNX,光斑便有如此循环。以被探测物体可预计的最大尺寸为光靶宽度范围,光斑由左至右逐个N线进行扫描,便在光靶上形成有一定宽度(很窄)的高度很大的光幕。

当绿色光斑完成一次光幕范围扫描后,光幕整体向右移动一个单位,如此便得到一个宽度为飞行物尺寸,高度很大的移动的光幕。

4、光幕族(前后分布)的制作

一张光幕不能显示飞行物的完整立体形象,就需要向医院被病人做磁扫描一样,需要连续拍多张间距很小的扫描照片。既设置间距很小的多个光幕。称为:光幕族。光幕族的厚度大致为被探测飞行物体的长度。

使光幕族以一定速度在空间移动。

5、多组光幕(左右分布)

有源相控阵发射机按一定角度间隔发射多组移动的光幕在空中扫瞄,增大发现目标的概率。

6、隐形物的显现方法

现有隐形物多是对厘米波有吸收作用。而对毫米波及米波雷达吸收作用有限。但是米波雷达探测精度差。假设左右雷达源分别发射毫米波及米波信号,在交汇点N合成厘米波,而该合成点即为厘米波信号发生源。使用现有无缘相控阵雷达探测该厘米波信号即可得到该信号精确位置(水平面)

当厘米波光斑从上至下扫描时,可接收到一条厘米波竖线信号。

当此刻有隐形物在N点遮挡时,由于人造飞行体内不可避免有金属物、人体、油料、弹药等非隐形材料构成的实体,因此两条不同频率的雷达波被遮挡或被吸收而不能交汇,则该点不能发射厘米波定位信号。(空白点或黑暗点)或得到严重变形的信号。

在光幕内的隐形物出现与隐形物一致的黑影

光幕族的黑洞显示出隐形物的立体样式,至此完成隐形物的显示与发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421370-1101466.html

上一篇:建设者的足迹文集
下一篇:《装配式路面基层项目》特点
收藏 IP: 124.235.152.*| 热度|

2 范振英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