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超光速电子加速器方案第一部分、引言
2021-3-12 13:17
超光速电子加速器方案第一部分、引言 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中微子束,被意大利科学团队测量出超光速,尽管一报导就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可惜是个乌龙事件,中国科学界虽然对此抱有很谨慎的态度,但是在此之前,其实也有很多讨论,20世纪的最后十年,超光速实验先在波动力学和量子隧穿的领域内展开。1993年,美国Berke ...
个人分类: 超光速|43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再评LIGO引力波实验 黄志洵
热度 4 杨新铁 2016-6-30 09:33
再评LIGO引力波实验 黄志洵 l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 程 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 LIGO的实验装置与Michelson干涉仪相似。不久前Ulianov通过仔细的分析后指出,在GW150914和GW151226事件中LIGO所检测到的或许只是噪声。现在著名物理学期刊《Jour. Mod. Phys.》(《现代物理学报》)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 ...
个人分类: 超光速|4372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关于声致发光是否属于原子核反应的饭后茶余闲言碎语
热度 2 杨新铁 2016-5-14 18:34
下面是关于电子漩涡和声致发光的一些讨论 Richard 15:38:41 上次做实验,发现金属导体内的涡流可能也是一个龙卷风。会不会也有激波呢? 作者 15:57:33 按理说,电子气的行为也和流体一样,有可压缩性,这点已经观察到了,电子气的能量和速度也有sqrt (1-(v/c)**2)的关系。 但是激波还没有观察到, ...
个人分类: 趣味科普|298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我认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分轻重缓急,先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
热度 1 杨新铁 2016-5-14 08:14
中国人工智能搞了四十年了,有人拿獎也好几百万,有没有作出耒一个推导不定积分的软件,至今未见.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推理,推导!四十年来,没有一个研究所,愿意做这些基础的工作,中国科学家用的推理推导软件,全是外国货,从matlab,mathematica到maple,唯一见到愿意出面搞这个的是清华一批学生自愿组成 ...
个人分类: 胆剑篇|248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求教是否有人把普通打印机改装成3D打印机?
杨新铁 2016-4-25 00:45
如何把普通打印机改装成3D打印机? 打印机都有平行于X,Y轴的丝杠,当然Y轴是走纸的滚筒转动的,改成平动即可, 走每一页纸,换页命令控制换成:Z丝杠向上位移一小段距离, 下来打印油墨挤出的不是墨,而是融化塑料 或者变打印喷墨量为烧融化激光束的强度,加融化的粉剂 这样和3D打印原理一样,有没有人有这方面的经验 ...
个人分类: 趣味科普|28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太阳活动的分析和预报的短缺何在?彗星的磁扰动注意到了没有
热度 1 杨新铁 2016-4-10 12:34
现有258年的太阳黑子的月均值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利用他进行谱分析可以得到显示,太阳黑子有3个强度较大的可靠周期:11 年、10 年和 11.8 年。还有一组强度较弱的7.1 年倍频的谐频系列。其中,11.8年对应木星周期,10 年是木星和土星会合半周期,这两个周期是引潮力频谱中的强度最大的。似乎11年周期可以由11.8和10 ...
个人分类: 地震前兆和预报|295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高超声速转捩特性为啥引入单位雷诺数来表征?NS方程失效怎么办
杨新铁 2016-4-8 11:31
高超声速风洞的转捩特性为啥以马赫数和单位雷诺数来表征?难道不止雷诺数影响转捩吗? 我长期做exp(n)方法,从稳定性判断转捩,越做疑惑越多,用这个方法进行的判断和单位雷诺数影响是无关的!明知这是一种要淘汰的方法,但是工程需要,也硬着头皮做下去。后来采用γ-Re_(θt)模型的转捩流动计算分析也是 ...
个人分类: 非线性数理方法|64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高超声速风洞特性为啥引入单位雷诺数来表征?难道不是雷诺数影响
杨新铁 2016-4-8 11:29
高超声速风洞的气动性能为啥以马赫数和单位雷诺数来表征?难道不止雷诺数影响转捩吗? 难道雷诺数影响转捩的规律失效了? 单位雷诺数大了或者小了对转捩和湍流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为啥 在来流马赫数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来流单位雷诺数的增加,钝锥边界层和平板边界层的转捩位置均前移,但钝锥边界层的转捩 ...
个人分类: 非线性数理方法|35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3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