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junliblog 王军礼的科学网博客

博文

我们需要科普道路上的守望者

已有 3006 次阅读 2014-3-20 09: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家, 科学研究, 实际应用, 成果转化, 日常生活

科普,简单的说就是科学普及,它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一般性知识的重要过程。科学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和应用的,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老病死都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日月运行、江河奔流、昼夜更替、花开花落等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科学都有所涉及,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既然科学涉及的范围如此广泛,为什么还要进行科学普及呢?

科学,不是个别人所掌握的真理,它需要被大众所公认,我们将科学家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公众,是对真理的一种肯定,也是大众对科学知识的一种需要。同时,科学普及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纽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它决定了一个国家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从根本上要靠科技,最终要靠人才,科学普及关乎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

做好科学普及有利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世界,进而以科学的方法和思想去知道社会生产实践,去完善自身、去改造世界。科学普及自始至终伴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只要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需要科学普及,人类社会要向前发展离不开科学普及。

科学普及的主要承担者狭义的说应当是社会各界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科普爱好者。每位科技教育工作者不必苛求都苛求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但都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科学传播者,只要留心生活的细节,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并能推己及人,这便就是科学普及活动。

科学普及的形式是多元化的,书籍、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站等传统媒体在科学普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sns新媒体社交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壮大,甚至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人们生活中各领域的舆论导向和心理导向作用,获取信息更是十分便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科普爱好者,当然我也毫不例外的受到强大微博风暴的冲击,在观察了众多科普类网站后,在微博上科普活动的启发下创办了微科普网站(http://www.wkepu.com),当初主要是研究校园科普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多参与科普创作及各种科技活动,从青少年群体中培养科学普及意识。

目前,我国专业从事科普活动的网站不超过300多个,与其他行业网站相比就显得很稀少了,对从事科普事业的出版社、杂志社、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相对更是少之又少,倒是那些以娱乐节目为主的电台及电视节目却层出不穷,这说明在整体上我们对科普行业不够重视、不够关注,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科普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是被冷落了几许,但我坚信科学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需要科学,只要人人都有科学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与别人相互分享,那么科学普及活动就有了生命的火种,将这火种传承下去,推己及人,科学便会播洒社会的每个角落、渗透到人们思想的心田,从而消灭盲目迷信,根除顽固的杂草,定能收获丰厚的硕果。

科普活动是漫长而艰巨的,民间封建思想的逐渐消亡过程其实也就是现代科学的普及过程,这一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它是人们封建思想的革命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会使人们的科学素养进入较高一个阶段。

在我国有几个较有影响力的科普组织,如科学松鼠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他们大都只重视现有科学知识的传播,但是少有看中科学思想的传播普及。科普有三个主要的方面: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科学与技术笼统地说成科技,它们是有区别的,而现有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更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一项科技发明的产生正是科学知识转化为科学技术的过程,这是技术发明。而科学知识的形成则是归根于科学思想的诞生,如果没有旧思想的革命和新思想的建立,那么陈旧的知识也就得不到更新,就不会产生科学的新的知识。科学思想的诞生也是建立在已有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但科学思想的诞生过程是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普及,如果某种科学思想已经形成了,那么可以作为科学思想史传播普及。

由此我们看到,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思想更重于科学知识本身,而我们进行科学普及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和掌握现有的科学知识,还应该让他们知道是什么样的思想促使了这种知识的形成,让他们了解什么样的思想才是科学思想。只有了解和渗入了科学思想,那么人们不仅拥有的是现有的知识,还教会了他们如何去挖掘知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从根本上破除落后的、陈腐的思想。

科学普及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器皿,当然一个人的能力的大小也与他所储备的知识是有一定关系的,但储备知识只是一个过节过程,或者说是短期目标,而不是最终目的。

总之,科学普及的道路是漫长而艰巨的,科普事业也是崇高而伟大的。只有坚守科学普及这份理想和信念,在这条清冷而遥远的道路上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挥洒汗水,即便是戈壁沙漠也能走出一路花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73577-777596.html

上一篇:学术界对网络学术文章的歧视
下一篇:由“长度收缩”效应引发的猜想
收藏 IP: 111.11.191.*| 热度|

3 赵美娣 苏德辰 蔡小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