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hes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hesun

博文

“霾”是人造沙尘暴

已有 2865 次阅读 2013-11-20 00:0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沙尘暴, 水蒸气, 气体交换, 水分子团

        空间的“霾”是无数个物质微颗粒在空间的漂浮,特别是低空间的微颗粒的漂浮,导致生物气体交换代谢生理功能通路阻塞唯一机体外在因素。    

   雾:肉眼看见、或看不见的水分子团——或固体、或气体——包括你家浴室的水蒸气、加湿器等。空间保持一定的湿度对生物的诞生、生长、进化……、物质交换、能量转换是必须的条件。

   空间大量的雾,是抗击“霾”大军、是人类、生物环境的第一保护神、是地球万物之源主要分子成分。
   环境空间(包括家庭环境空间)必须要保持一定数量水分子团在你的周身环境,空间漂浮的水分子团,既可以直接进入你的呼吸系统——“清洁”你的呼吸系统组织内环境、直接补充你呼气过程流失的体液,也可以与漂浮在空间的各种物质微颗粒直接相遇——快速增加物质微颗粒重量、体积,并容易形成水溶物质团状下沉到地面,达到净化空间的自然作用。
   中央电视台、中国气象台报道雾霾气象,把恶劣的环境污染命名为“雾霾”,人为将环境清洁大师——雾,列为第一“罪犯”,将环境第一“主犯”霾,列为第二“被告”。
   2013年初中国大数量中心城市在地表湿度增加的条件下——城区低空间区域全面(积)爆发化学性物质“沙尘暴”主要原因只有一个——人类为满足物质贪婪制造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因基础建设破坏了地表、战争等。
   目前因环境污染导致人类(包括其他动物)疾病快速增长的病种是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矽肺病、肺炎、肺气肿、肺心病、心律失常等。
   尤其是支气管炎、哮喘、矽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医学临床药物治疗无法治愈的病种,是医学临床界公认的“自古以来医內不治喘”——无论中医药、西医药无法达到充分控制继续发展、达到临床治愈的世界难题。因此,在每年的慢性阻塞肺病疾病世界宣传日,都会提示:呼吸系统疾病要远离污染、人人预防,在早期发病阶段(轻度阶段)要重点治疗。
   预防霾——人类制造的化学性物质“沙尘暴”必须坚持以下方面:
   一、人类制造物质产品过程,必须达到零排放,特别是微颗粒物质的排放必须达到零水平。
   物质颗粒看得见的不会造成吸入性疾病,而在百倍显微镜下看见的见的微颗粒、特别是在百倍显微镜下都看不见的微颗粒物质,才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你的排放标准越是严格(例如你今天实行的是2.5,明天你又严格到0.5、),越是人为造成更细小的微颗粒大量排放——促使更多微颗粒物质容易阻塞呼吸系统组织、附着在皮肤表面,快速融入机体组织中,造成无法分解、排异、临床无法治愈的严重后果。
   自然物质资源的利用,必须改变观念:能量物质不是用来燃烧的,科研的重点是抛弃燃烧能量物质完成能量转换传统方法,煤炭、石油、有机植物等。
   二、人类的集中(城市化)过程的环境建设,必须建设人造“雾”公共设施。
   人造“雾”公共设施包括:喷泉、居住小区露天游泳池、绿化草坪与喷灌系统、马路定时洒水(不一定是洒水车,可以在建城市马路主干线时,铺设喷雾系统即可)、房顶雨水自然蒸发池、市区河流等等。
   环境空间长期保持一定量的水分子团,就可以预防“霾”的低空浓度,长期保持水净化空间的自然作用。因此,人类在建设各种建筑空间的同时,必须建设可以释放“雾”的公共设备,用以完成局部环境净化功能。此建设设施完全可以制定国家、甚至是国际标准,以保证居住人群的健康环境条件。
   三、居住、工作、学习等公共场所空间的降尘问题是必须、必备的。
   没个人的活动过程都会直接造成微颗粒物质漂浮,我们呼吸的空间每立方米至少有100万以上的微颗粒。减少微颗粒的直接的方法完成,是预防阻塞性肺病第一方法,而且是举手之劳:安装有净化功能和湿度功能的空调、每天多次湿拖把拖地、加湿器、勤换洗衣服和床单被罩等、暖气清洁、不使用地毯、豢养的宠物鸟雀要与人的空间分离、室内养花草等等,可以减少室内空间微颗粒物质50%左右。
   四、戒止不良嗜好,是预防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条件之一。
戒烟、停止使用煤炭取暖、做饭、厨房安装抽油烟机、勤通风换气、勤清洗空调和暖气片(此是灰尘聚集之地)……。
   人类主宰着世界,霸占着资源,享受着生物顶级、奢侈无度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不要进入自我毁灭的物质资源利用怪圈。


(孙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5203-743203.html

上一篇:环境污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外界原因
下一篇:心律失常病症是导致人口减少的第一病因
收藏 IP: 123.125.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