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比具身智能更厉害的是离身与反身智能吗?
热度 1 刘伟 2025-1-8 09:29
“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离身智能”(disembodied intelligence)和“反身智能”(reflexive intelligence)是关于智能和意识的不同理论模型,每一种模型都从不同角度描述智能如何在生物或人工系统中表现和发挥作用,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下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 1、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 具 ...
个人分类: 2024|411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智能的世界既是物质的,也是意识的
热度 1 刘伟 2025-1-7 19:13
“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一直是哲学领域的一个核心命题,涉及到物质与意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随着李飞飞空间智能世界生成(一个可以用单个图像生成 3D物理世界的人工智能系统)、黄仁勋英伟达Cosmos(一个旨在理解物理世界的世界基础模型)的提出与发布,这一问题不仅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我们理解 ...
个人分类: 2024|108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态势感知是自动化,势态知感是智能化
刘伟 2025-1-6 17:07
“态势感知”和“势态知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相当大的区别,尤其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前者是被动的bottom-up,后者则是主动的top-down。这两个词语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其内涵和应用领域明显不同。 1. 态势感知 态势感知主要指的是对环境中各类动态信息的实时监测、识别、理解与分析。在自动化的框架下, ...
个人分类: 2024|50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算计可以超越计算的边界
刘伟 2025-1-5 13:52
一、计算是有边界的 “计算是有边界的”通常指的是计算在理论和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些限制或边界,这些边界包括计算能力、可解问题的范围、以及技术实现的限制等。 1、理论计算的边界:计算复杂度和可计算性 在计算理论中, 计算的边界 通常指的是哪些问题是可以被计算解决的,哪些问题是无法计算的,或者解决某 ...
个人分类: 2024|40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新的协同论
刘伟 2025-1-4 10:35
一、事实性的协同与价值性的协同 “事实性的协同”和“价值性的协同”是两个在合作和协同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概念,它们指的是协同过程中不同的关注点和驱动力。它们分别侧重于合作中信息的交换与任务的执行(事实性),以及共同的目标、意义与价值的共享(价值性)。 1. 事实性的协同 事实性的协同关注的是 信息交换、 ...
个人分类: 2024|44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人工智能(AI)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分析
热度 1 刘伟 2025-1-2 12:15
人工智能(AI)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AI如今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教育、医疗诊断、金融分析、智能客服等多个行业,提升了生产效率并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然而,AI也面临一些问题,包括算法透明度不足、数据隐私和安全隐患、以及对 ...
个人分类: 2024|542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元旦寄语:真正的人机智能不是共生,而是重生
刘伟 2025-1-1 11:26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人类的智能与交互水平及所处的系统或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交互动不仅受到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影响,还深受社会、文化、教育、情境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因此,智能和交互的水平会在不同的系统、情境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实际上, 真正好的人机关系往往不是共生,而是重生 ...
个人分类: 2024|46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年终总结:人机环境系统智能
刘伟 2024-12-31 05:01
2024年就要过去了,2025年就要来临了,白驹过隙,抚今追昔,最后一天,不觉对计算、算计、态势、战略、战术、人机环境系统智能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看法,即人机环境系统智能就是通过对态势的感知、计算与算计,形成战略(道)战术(术)并决策、执行的过程。以此分享共勉,迎接2005年…… 一、计算中的“计”侧重规则、 ...
个人分类: 2024|25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算计”中既有“算”也有“计”
刘伟 2024-12-30 11:32
“算计”一词常带有较为复杂的含义,既包含了“算”的成分,也有“计”的成分,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智慧、策略与衡量的独特理解。 在中文里,“算”通常指的是计算、估算或者推算,强调一种对事情的预见与衡量。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基于现实或数据的理性推演,通常以数字、时间或资源为基础进行估算。例如,做生意时的成本 ...
个人分类: 2024|7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7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