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量”的分类---相对量:相对气象学引论:3
热度 2 张学文 2025-6-19 16:20
“量”的分类 --- 相对量:相对气象学引论:3 既然量学是个知识体系,就需要对量进行分类。就此可以从 “量”的应用领域来分类。如物理量很出名,我们是否把量区分为物理量与非物理量 ? 如上的分类是从量的应用角度考虑的,而不是基于量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征而划分的。如果从量学知识的体系特征看,我 ...
个人分类: 相对气象学|88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2025年春季我国1小时最大降水量的平均日变化明显
张学文 2025-6-8 17:32
2025 年春季我国 1 小时最大降水量的平均日变化明显 张学文 2025 06 08 我国每小时都统计公布全国的该 1 小时的最大降水量 http://www.nmc.cn/publish/observations/hourly-precipitation.html 。我每天每小时收集这些数据进而统计出今年 3-5 月(理解为我国春季)的每小时的 ...
个人分类: 气象变量年变化与日变化分析|8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相对气象学与动力气象学并列:相对气象学引论章:1
热度 1 张学文 2025-6-5 10:39
相对气象学与动力气象学并列:相对气象学引论章: 1 张学文, 2025 06 05 相对气象学第 1 章:引论 第 1 节:相对气象学与动力气象学并列 所谓气象学,其实就是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气体(空气)的运动与变化的知识体系。所谓特殊环境就是指这些气体被地球引力吸附在地球表面上,它受下垫面与太 ...
个人分类: 相对气象学|151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我国2025年1-5月日最大降水量与月份的函数关系很好
热度 1 张学文 2025-6-1 18:05
我国 2025 年 1-5 月日最大降水量与月份的函数关系很好 张学文 2025 06 01 我今年收集每天每小时的全国 1 小时降水量最大值的数据。这样就可以统计出各月的 1 小时最大降水量的平均值(样本数量是月的天数乘以 24 )。在 1 月份气温低自然其最大降水量也小,而随后逐步到 5 月份,显然其 1 ...
个人分类: 气候公式2020|84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序言--《相对气象学初探》博客版(1)
热度 1 张学文 2025-5-29 10:18
序言 -- 《相对气象学初探》博客版( 1 ) 自从 2007 年我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办的科学网博客以来已经快 20 年了。这里零零星星地记录了我退休后的一些有关科学问题的认识。在大家的关爱下。我的博客获得了不少人的关注,抬举,评论。 2014 年在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局长的鼓励、支持下,我的一部分博客,以《 ...
个人分类: 相对气象学|83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2025年4月我国各个小时的最大降水量分布以及它与1-3月平均情况的对比
张学文 2025-5-3 13:23
2025 年 4 月我国各个小时的最大降水量分布以及它与 1-3 月平均情况的对比 张学文, 2025 05 03 此前我曾经统计了今年 1-3 月我国各个小时的最大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它提示最大降水量以夜间的数值最大,下午的数据比较底。 现在, 4 月的统计数据也出来了。可 4 月的最大降水量(每小时)却出 ...
个人分类: 气象变量年变化与日变化分析|3896 次阅读|1 个评论
2025年1-3月我国1小时最大降水量的日变化等等的分析
张学文 2025-4-7 11:46
2025 年 1-3 月我国 1 小时最大降水量的日变化等等的分析 张学文, 2025 04 07 我国的面积比较大,可以说 任何 1 小时内全国各地总有一些地点在降水,全国都没有降水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而气象部门的网站 天气实况 _ 降水量 _1 小时降水量 http://www.nmc.cn/publish/o ...
个人分类: 统计气象学19|37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5年1-3月我国每小时降水现象的笼罩面积(相对)特征分析
热度 1 张学文 2025-4-3 12:15
2025 年 1-3 月我国每小时降水现象的笼罩面积(相对)特征分析 张学文, 2025 04 03 降水现象是气象现象中很难预告的对象。它出现的范围小,而变化又大 .... 关于降水现象,我一直主张分析其相对的笼罩面积(百分比),尤其是瞬时的降水现象笼罩了多少相对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但是瞬时降水 ...
个人分类: 气象变量的笼罩面积分布|429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6-24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