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这是从一个溶洞中向外拍摄的一张图片,从洞中向外看到的是一座天生桥,天生桥是洞穴消亡后留下的一段残余,有时地壳抬升把原来在地下的洞穴抬升到高处,洞穴则由于内部的坍塌和风化,逐渐消亡。也可能这座天生桥所在的洞穴与拍照者所在的洞穴原是一个洞穴,中间一段由于坍塌风化消失了。从这座天生桥我们可以体会一下“穿透”的感觉。并由此看能否引出“洞穿”“洞彻”“洞见”这样的词义来。
我对汉语中与洞有关的词汇很感兴趣。
先说“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无人不晓。因为大人们总用这个成语劝导孩子们做事要持之以恒,点点滴滴的努力累积起来,就会出现奇迹。同义的成语有“绳锯木断”和“铁杵磨针”。
“水滴石穿”出自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一书,说得是,一个守库的人,偷了一枚钱,县官拷打他,他不服:一枚小钱有什么了不起。县官挥笔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从这个成语的出处和用法可以看出,人们以为水滴石穿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水从高处落下的力量,对石头不断地造成侵蚀,日积月累,就把石头给滴穿了。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其实水滴石穿,有几种情况。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这种理解是对的,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这种理解就不对了。
我们知道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广,在我国,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地表的四分之一(数据来源《中国岩溶》卢耀如主编),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应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这时“水滴石穿”就不仅仅是物理的机械过程,而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了碳酸水,碳酸水与石灰岩即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水滴不断地滴下来,也就是不断地溶蚀石灰岩,并把溶蚀的物质冲走。这个过程称之为喀斯特作用。这个过程持续不断,石头就被“磨”穿了。
这是一张中国地表裸露的石灰岩即碳酸盐的分布情况。去掉沙漠,平原,盆地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可以说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地表岩石的裸露面积就更大了,也可能占80%以上。因此“水滴石穿”中的水很多情况下是滴到石灰岩上,因此“水滴石穿”,水穿石的过程首先是化学的喀斯特过程,其次才是水磨石头的物理过程。
此水滴石穿,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化学反应的进行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多了。河流切割山脉,除了机械的物理的冲刷、磨蚀、揭刮等作用外,也有许多情况是发生了喀斯特的化学反应,即碳酸水溶解石灰岩。长江三峡地区就是一个石灰岩地区,长江切出一个三峡来,仅靠水流的物理的机械的冲刷和磨蚀作用,恐怕四川盆地现在还是泽国。一定是发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峡切穿了,让四川盆地的众多水系有了一个出口,夺路而出。
尽管“水滴石穿”,通俗的理解,与科学并不一致,但是对于喀斯特现象尤其是对洞穴的了解,中国人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哲学的境界,这从汉语中有众多与洞相关的词汇中可以看出。
洞里面漆黑一片。与洞有关的词的词义似乎应该与晦暗不明,看不清,难以知晓等有关,但是汉语中与洞有关的词,意思恰恰相反。如“洞然”一词,表达的意思是明亮,如“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洞见、洞察、洞彻、洞穿、洞达、洞明、洞悉、洞晓、洞若观火、洞中肯綮、洞烛其奸等。这些词表达的意思竟然是:清楚地看出,透彻地了解。这是为什么?
图说:这个洞穴顶上由于坍塌开了一个天窗。阳光像探照灯一样照射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洞顶的射进的光就是一个光源,就像我们的手电筒。可供照明。因此“洞明”、“洞晓”、“洞察”等词中的“洞”可以理解为“光源”、“照亮”和“清楚”、“清晰”等。
我们先想象一下古人住在洞里的情景:早晨一缕阳光从洞口照射进来,光柱触处,鲜明异常,周围则漆黑如墨;或想象一下古人进入洞穴的感觉:古人举着火把,从明亮的洞外,走进了洞穴,一开始由于眼睛还没适应,可能什么也看不见,渐渐地一个神奇的世界在他面前出现了。火把照处,新鲜的事物不断涌现:象牙般的钟乳石从上垂下,白玉样的石笋从地下长出……洞给人提供了一个黑暗的背景,把一切多余的信息都遮盖了,火把像追光灯一样照射在你眼前的事物上,突然你感到面前的事物是如此地清晰。这是不是“洞察”、“洞明”、“洞晓”、“洞悉”……这些词汇的所描绘的景象?
洞还给人一种深深进入地中,深不可测的感觉,因此引申出思想和见解的深刻和深邃是很自然的。“洞见”、“洞晓”等词表达的应是这种意思。
洞,还有“中空”和“穿透”之意。也许古人看到过类似湖南张家界天门洞那样的景观,这种景观是喀斯特地貌中的一种,名为天生桥,意为自然造就的桥,其实是洞穴的残余。一洞贯穿大山,山那边的世界昭然而揭。还有一种喀斯特地貌——穿洞,这是一种洞口明显,穿透了山体的较平直的洞穴。这种洞让人产生一种冲破阻碍,直达彼岸的联想,引申出“洞”有透彻、直击要害的意思,“洞穿”、“洞达”、“洞彻”表达的就是这种意思。当然也可能古人这种“穿透”的感觉来自于手指捅破窗户纸,一下子看到了屋内的一切那一瞬。但是我们不要低估古人对洞穴的经验,就像我们不要低估爱斯基摩人对冰雪的经验一样,据说爱斯基摩人有一千多个关于冰雪的词汇。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和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都是住在洞里的。他们的许多经验和语言都会与洞穴有关。古代的游记也有大量关于洞穴的。
新婚之夜,成婚的屋子为什么叫“洞房”?这里的“洞”字意为:深邃隐蔽。古人利用一个“洞”字,表达了隐私的观念。
然而“洞开”、“洞庭”这两个词中的“洞”字,意思却完全不同了。“洞开”是大开、大敞之意,如:“门户洞开”;“洞庭”中的“洞”字有宽敞、开阔之意,洞庭是宽敞的大庭,洞庭湖是广阔的湖的意思。
为什么一个“洞”字,一会儿是深邃隐蔽,一会儿是大开和宽敞。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这样使用“洞”字,为什么他们能在“洞”字的两种相反的意思中转换自如。其实这一切来源于对洞穴的真实体验。
读一下古人游记中对洞穴的描写,似乎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多数游记中都有“先经过一个狭小的口子,接着见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厅”的细节。洞穴就是这样的,一会儿狭窄曲折,幽深难测,一会儿豁然开朗,开阔异常,许多洞穴都是串珠式的或者迷宫式的。
洞穴中多大厅,有的大得不可思议。比如贵州紫云县一个洞穴中的大厅——苗庭,面积达11万多平方米,这比北京工人体育场还要大。而广西乐业一个洞穴中的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这样的洞穴大厅已经不是“豁然开朗”和开阔所能形容了的,给人的感觉是“大开”或“敞开”得令人震撼。如此大的洞庭,当然可以说“洞开”,并用来形容湖啦。这些当然是些极端的例子,但是其他的洞穴,厅堂也是常见的。张家界的黄龙洞中有一个接一个的大厅,重庆的芙蓉洞,已探明的大厅有7个。“洞天”、 “别有洞天”说得就是这种“先狭后阔”的感觉的。
洞中的大厅是怎样形成的?原来洞穴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岩层中有夹层,岩性不一样,或岩层有各种节理和裂隙,再加上有倾斜的角度,这样洞穴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洞顶的岩石会发生塌陷,随着塌陷越演越厉,地下河又不断地运走塌下的物质,洞中的厅堂就越来越大,大厅就形成了。洞中的厅堂发展的结果:洞顶越来越薄,最后彻底塌陷,大厅露出地表,这时大厅就成了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谓“天坑”。
说起天坑来,我想起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我猜想武陵渔人进入的“桃花源”应该是一处天坑,而不是洞穴。很明显洞穴中是黑暗的,是无法耕种的,因此文中所说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就不可能。而天坑是露天的,是有阳光照射的,因此是能够美池桑竹,往来种作的,而且,中国西南那一代的天坑众多,还有许多未发现者。天坑大者,长宽数百米,周长数千米,其中重庆的小寨天坑,战乱时,就有人避难于此。因此“桃花源”在天坑中是有可能的。
图说:这是广西乐业的一个天坑,面积长宽个几百米,坑下长满了森林。这样的天坑是洞穴中的一个大厅由于洞顶塌陷而成,因此凡是天坑,一定会有一个洞穴与之相通。因此很符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关键是只有在天坑中才有可能耕种。
就说到此吧。汉语中关于洞的词汇蕴藏有很深的学问,我这里只是浅尝而已。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b0d01010009h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