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写完“自我调控的悖论”,我表达了一个观点,即自我调控悖论的解决关键在于习惯养成,于是有博友发来信息询问具体的机制或缘由,有人询问习惯养成是否有规律可循。因此,我在这篇文章中把习惯的神经机制和养成规律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引入
将一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面,盖上盖子。原本它可以跳得很高,但是每次跳高它都会撞到头,为了适应新环境,它就会调整自己跳的高度。过了一段时间,再打开盖子,它也只能跳到瓶口的高度了。这就是著名的“跳蚤效应”,同样的例子还有:温水煮青蛙、夫妻长时间就会习惯对方、学生在被老师批评多次后反倒无动于衷等。
图1 跳蚤效应
(二)习惯的脑机制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选取打高尔夫球的高手和初学者玩电脑上的高尔夫游戏,与此同时用核磁扫描机监测他们被激活的脑区。图a和图c表示的是初学者的扫描结果,而图b和图d表示的是高手的扫描结果。从核磁扫描结果来看,相较于初学者,高手更能精准定位,在此过程中运动区域被激活,其他区域安安静静。而初学者无法掌握要领,大脑中很多区域都被激活,大脑四处放电,消耗了更多的能量。反思到教育上,“学霸”和“学神”级别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很多学习行为变成了习惯,因此每次进入学习时脑激活如图a和图c可以精准定位;而“学弱”或“学渣”除了部分是智力上的问题,还有很多是学习习惯不好,他们每次进入学习状态时,脑激活可能就如图b和图d,除了与学习相关的脑皮层被激活的同时,还可能有其他区域(杏仁核、纹状体或岛叶)被广泛激活,而这些区域的活动都是与个体的动机情感加工有关的,这也许就解释了他们在学习时很难专心,总是要胡思“为什么自己要闷在这里学习这些无用的东西”,乱想“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等。这些广泛性的激活不仅导致学习困难者难以集中注意,还消耗了他们大量能量,使得他们难以长时间坚持学习。
图2 习惯的脑机制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大脑可以应急反应,我们通常会节约大脑的能量,尽量不消耗葡萄糖水平。所以我们的大脑很懒惰,经常用最便捷、省事的方法去解决问题。2002年的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提出大脑拥有两个独立竞争的加工系统: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很多时候是自动的、无意识的;系统2通过艰苦地查看事实和计算做出决定,虽比较慢,但不容易出错。例如当你被问到如下题目:“如果5台机器用5分钟能造出5件器械,100台机器造100个器械要用多长时间?”你的大脑马上就想回答100分钟,因为它很喜欢走捷径。
(三)培养习惯,降低损耗
所谓的潜能开发,其真谛就在于把非创造性的工作放到潜意识去处理,即培养习惯。我们的潜意识就如同冰川底下的巨大海洋,是无意识的,自动加工。比如我们每天刷牙,我们无需考虑力度或方向,因为这已成为习惯,是在潜意识中自动加工的。养成好习惯后,大脑就不再费力气,它会自动执行。好习惯帮助我们轻松应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这样我们才能释放自己的能量,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中。
无论是情感控制还是行为控制都是需要个体付出意志力的,这个过程对于大脑来说与执行习惯性行为不同,是需要它耗费大量的能量的,这与它的本性是不符的,甚至是它极其厌恶的,个体想要放弃的意愿开始变得强烈。只有个体把这些控制过程不断练习,直到他的大脑可以自动加工,才能避免损耗能量,避免让大脑因厌恶而放弃。
(四)习惯培养进程
一般来说,个体要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在前10天的波动是最大的,原因在于个体会考虑个人的能力、继续的意愿等多方面因素。10天之后若个体还在坚持,行为的波动性就会减小,规律在逐渐养成。个体在行为的开始会因新鲜感而兴奋,需要很少的意志努力,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新鲜感减退,需要强大的意志努力才会坚持。就如同我们制定一个计划,在前几天会感到很新鲜,一直执行,过几天后就想放弃了,需要咬牙切齿才能坚持。但是,坚持执行的行为过了40天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大脑就会自动执行,无需我们付出很多努力。
图3习惯培养进程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你对此有质疑,那么你的行为一定还没有成为习惯。有一句话说得很贴切,30岁之前你培养习惯,30岁之后习惯成就你。我们也可以说,30岁之前你训练大脑,30岁之后大脑成就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