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lig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ligang

博文

自我调控的悖论——警惕:力不从心和勉为其难!

已有 3896 次阅读 2016-3-8 21:3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悖论, 健康管理, 自我控制, 奥普拉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调控失败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奥普拉悖论”Oprah Paradox“路怒症”、“拖延症”、“手机控”等。其中“奥普拉悖论”是描述了减肥者越减越肥的现象,反映了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局限性。关于自我控制力量的有限性,Baumeister等人(1998)在其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中进行了系统论述,该模型指出自我执行意志(volition)活动要利用某种有限的资源(类似力量或者能量),并且先前的自我控制行为对随后的意志活动具有破坏作用,他们将这种破坏作用描述为自我损耗(Egodepletion之后,Hagger等人(2010)对自我损耗的大量研究进行元分析, 对自我损耗的界定做了如下描述性:正如肌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会变疲劳,导致力量下降一样,自我经过一段需要自我控制资源(Self-control resources)的活动之后,自我控制的能力会被耗竭(Depleted),这种状态(The state of diminished self-control strength)被称为自我损耗。

 在医疗领域,生活方式病带来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而该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源于得病后不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目前健康管理领域最头疼的问题。在“知-信-行”健康管理模式的推广中,很多慢病患者知道了健康行为,也相信了好的生活方式会改善身体状况,但就是坚持不了。问题出在哪里了?是医院推行的行为可操作性不足,还是病人无法学会这些新的行为?在了解了医院具体的健康管理宣讲和培训后,笔者貌似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医院推送或者建议的健康行为多属于目标导向行为,这些行为的执行是否是高度依赖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呢?笔者做了一个实验,研究招募了20个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20人分成了两组:a组和b组。我们要求a组患者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记录每天的食谱,越详细越好,告知是为了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其实这是健康管理行为中比较常见的健康行为之一,即监控饮食);要求b组患者只记录每天吃饭a的时间(相对比较简单),那么a组患者其实就是健康行为执行组,而b组患者就是对照组。一周后,所有的患者到实验室完成一项测试——simon任务(这个任务能反映被试的转换和抑制能力,即自我控制能力)。结果发现,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在simon任务中反应时更慢,错误率更高,表明健康管理行为消耗了被试的自控资源。这也就是说,在给患者推送健康行为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自我控制资源或力量,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设置太多的目标行为,否则他们可能会因为自我损耗而导致生活方式改造失败。除此之外,在健康行为被推送或建议的前三周一定要密切跟踪患者的执行情况,三周之后目标导向行为开始逐步转换为习惯行为,此时行为对控制资源的依赖或消耗降低,患者一般都可以做到自动执行了。

总之,要解决自我调控的悖论,勉强在所难免,但不能太过强烈,否则容易放弃;其次坚持行为,不断重复,其结果是“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82704-961406.html


下一篇:信念改变命运——追求意义的大脑
收藏 IP: 101.254.146.*| 热度|

3 谢平 姬扬 周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