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跟实验室的研究生聊他们的选课,作为一个一般性的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我的看法。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最以后的科研还是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基础,但是不可获缺。当然这也需要选择的课程库有好的课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我支持跨专业课程。比如你本科是化学,研究生课程就不要再学什么化学,考验的经历和准备应该使你掌握了大多数必须的基础知识。如果是生物本科,研究生就更不要去上生物课,研究生课程基本深入不了多少,顶多讲一些前言进展,那些东西你自己看文献就行,根本不用去那浪费时间。而且我知道有些研究生院上课的地方和实验室不在一起,浪费时间学一些用处不大的东西没有意义。我本科是生物工程,当年上研究生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上了十多门生物相关的课,现在回想基本都没用。后来到美国留学,开始再也不上生物课了,于是开始上物理化学,材料,统计,计算机的课程,眼界开始打开,理解那些前沿的生物物理技术和理论光靠生物是根本不行的。
(2):现在很多短期的hands-on课程,我看国内也有很多,尤其是挂靠在某个学会下边,比如什么蛋白结晶,低温电镜,光学设计,分子动态模拟的课程。当然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有条件的可以去听一听,对于开拓视野还是非常有帮助。美国的冷泉港和Woods hole也对中国学生开发,可以申请,价钱都很贵,但需要推荐信。
(3):研究生第一年一般都在上课,很多时候适合自己的课程很难找,尤其现在国内引进的人都愿意做科研,科研不行的才去教课,这时候也可以自学一些课程。比如我的光学和核磁共振理论都是自学的,最好以英文教材为主,因为外国的人书都是从浅入深有很好的过度,我以前在国内看过很多国内的教材基本都是翻译过来的东西而且东拼西凑,有时间也许翻译的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更重要的是他们翻译的未必是最好的那一本。有时候中文教材的作者感觉是想hsow自己的知识水平,未必是想一般读者都看懂,就像你去听课一下,很多老师都喜欢show自己多牛逼,根本不是让学生听懂。英文教材刚开始看不太适应,但那里面的英语水平基本就是大学四级或者托福的水平,一般考上研究生应该都可以到这个水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