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baohu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baohua

博文

地震能不能预报现实应如何应对的设想---梦(科普)

已有 2077 次阅读 2015-2-14 09:3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自从邢台、海城、唐山和青龙县以及汶川大地震后,人们对地震灾害都有了深刻的印象或亲身体会。太可怕啦!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有许多学者研究,提出各种学说,如断层成因、板块构造活动和电离层+地下核燃烧等假说。谁是谁非,莫衷一是。因为震源在地下深处,看不见,摸不到,即使用现代钻探和物化探也无能为力,很难研究,仍为世界性难题。但科学家们没有止步不前。

地震灾害甚于洪水猛兽。我们暂时惹不起,但能躲得起。现实躲避的主要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建造牢固的防震建筑,另一种是盖简单的地震棚。唐山地震后很多城乡如北京几乎都盖了地震棚。关于防震建筑就目前城乡广大居民经济条件来说,能否建造像北京钓鱼台国家宾馆中那样牢固的钢筋水泥防震楼,还是个问题。现已加固的楼房究竟能抗几级地震?尚无试验数据证明。此问题值得建筑部门领导深思。

躲地震就有一个时间和地点问题。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即地震预测预报问题。地震研究能否预报?看法有反复。此问题虽然不像社会和国家兴亡那样重要,但他是上万人生命关天的大事。能否预报!根据我国前几次地震的经历和近几十年来国外(希腊、英、美、日本)地震预报可喜的信息,可以得到初步结论。

邢台地震是建国后第一次地震大灾。震前毫无戒备经验。震后咱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立赴灾区。除慰问安抚灾民外,更重要的是倾听灾民呼声和今后怎麽办?如何才能减少生命伤亡?有位老农说:若在地震前给我们打个招呼多好啊!为了实现灾民的愿望,他又进行深入调查震情。结果发现震前有很多明显的前兆现象,好像疾病的症状。周总理非常重视地震前兆,因为根据地震前兆有可能预报地震,减少伤亡。当时还没有国家地震局。只有地球物理研究所,技术人员少,设备简单。一个地震台,三个半地震家。周总理安排技术人员和专业大学生赴邢台灾区调研。并作出指示,要加强地震预报工作,同时要注意总结群众的经验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邢台地震好像考古探墓找到了墓门。当时地震学家多数对地震预报有不同看法。李四光(原地质部部长)根据地质力学原理和地震前兆现象,力排众议,认为再进一步仔细研究,地震有可能预报。周总理非常支持他的意见。国务院成立了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任命李四光为组长。从此直到他去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到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上。他领导部分原物探地质队,用物探方法研究地震预报问题,改进了物探仪器性能,监测地震前兆,如形变电阻率和土地电等。经过大家努力实地测试,测到了多次邢台的余震。于是证明这些方法和思路是正确的。这是十分重要关键性指导大方向的问题。至今电阻率监测地电场异法仍在应用发展。正是由于大方向正确,充分发挥了广大技术人员的才能,在中长预报和邢台地震前兆经验的基础上,辽宁冶金地质二队用土地电法成功预报了海城地震。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周总理的愿望和嘱托初步得到实现。不过当时他正在病中无暇顾及。监侧地电场异常法(土地电和形变电阻率)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墓门。还有一次少为人知的成功预报事例。即在唐山震区内北部的青龙县,该县委三位领导得知紧急震情的通知(汪成民召开的紧急会)冒着不怕丢掉乌纱帽的风险,发布了临震预报,虽然楼房倒塌了万余间,但无一人震亡。这真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两次成功预报的事迹,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典范,写入20世纪重大事件档案。近几十年来国外(希腊、美国、日本)相继又有用地电法监测异常,成功预报的事例,成功率虽非100%,但充分证明地震是有可能预报的。但也存在瑕疵。美中不足的是对土地电为何能成功预报地震不太明确。即地电场异常产生的原因,地电异常前兆与震源有何关系?简单说就是对地电前兆机理不明。因为上世纪70年代国内外尚未展开岩石的压力实验,不知道岩石也有压电性。这是科学发展历史所限,情有可原。上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外展开了岩石压力试验和矿山爆破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在强压下,超过岩石弹性形变,即地应力超载,便产生裂隙、破碎,伴随此变化辐射出电子。这些电子流传到地表,便形成地电场异常。国外地震家将此实验结果用于地震预报效果良好。而国内地震家对此成果不够重视。可能因此怀疑地电法的理论依据不足。有人认为汶川大地震的电磁现象,不足以对地震实施短临预报。还有主流地震家说“唐山和汶川地震没有前震发生,也没有观测到其他可靠的异常标志没能作出预报。这实质是认为其他前兆都不可靠。还有人由怀疑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真实性,进而认为“对天然地震的预报就目前认识水平和条件下,可以明确地说,天然地震(至少是短期和震前)不可能预报。关于地震前兆可靠性问题,梅世蓉研究员说对邢台地震以来的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和运用多种排除干扰的方法,经过严格筛选得出一批可靠的前兆现象,这些前兆的变化量远远超过仪器观测误差和噪声水平。如海城地震的前震活动,唐山地震前唐山地区的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视电阻率异常等,得到国际同行承认的可靠前兆。这可能不单纯是学术观点问题。关于地震能否预报的问题,作为地球物理专业教师,应广开眼界,关注国内外地震预报新近可喜的动态。因为教师的言论影响面很大。目前地震预报的民之“争,已公开化,在经费上的不公正,易于解决。但在思路观点上的分歧很难平息。这些问题若不彻底解决,防患于未然只是空谈,更可怕的是将导致汶川地震悲剧重演。

当前地电法应用广、成果、文献多,确为较好的方法。但也存在短板,影响预报效率提高,如自然条件和人工工程影响。其中有些干扰已设法排除。还有些自然条件无法改变,如震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和水文等复杂、非均质性,远不如金属导电性,不能改变,只能在监测方法上另找出路,彻底改变。笔者曾提出用压电石英给地应力号,找出地应力异常预报地震的方法,至今无反响。

我没有学过地震,在补习地震和查阅地震预报文献时,发现地电法的文献较多。于是重思压电石英具有压---电互换双重可逆特性,故完全可能同时监测地电和地应力异常预报地震。更可贵的是依电势和地应力值的实验结果与地震实测资料对照,很可能进行数学(物理)预报,向自动化方向迈进。压电石英的灵敏度很高,抗压力强,可测得从地应力微弱变化,直到地应力超载的地震孕育全过程。即由长、中预测直到短临预报。当然此法也可能受非地震压力的干扰,如地壳的固体潮和地下核试验等。固体潮与海水潮相似有明显规律的周期性加以识别。核试验无法保密,可依新闻报道排除。还很可能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干扰,这可参考其他方法,如地磁和地应变等,加以解释排除。识别干扰可能是此法最大的问题,因仪器制造和安装都很简单,也可能有意外困难,如压电石英辐射出来的电磁波波段可能不同。总之进行试验是关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语:震灾决不能终止,除非地球解体。未来的科技水平肯定不断提高。当钻井技术能达到震源深度时,对震源物质取样测试。若样品富含铀,不仅证实核燃烧假说正确,而且为找铀矿提供新线索。更重要的是探明地震成因,找出防震方法,一举三得。我未学过地震,文中不妥之处,请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

[1] 科学时报,200864AI“地震预测研究的技术路径之争”。

[2] 国际天灾研究会“第五届群测群防地震等重大天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册。

[3] 李四光“论地震”地质出版社,1977年。

[4] 马钦忠等,“崇明与南京台震前地电场变化异常分析”地震学报,20043)。

[5] 钱复业等,地电场短临预报方法研究,地震2005252)。

[6] 丁鉴海等,“地震电磁前兆研究进展”电波科学学报,20065)。

[7] 程万正等,“对汶川8.0级地前四川地区地电地磁观测异常的分析与思考”四川地震2010.6

[8] 范莹莹等,汶川Ms8.0大震前的电磁现象。地球物理学报,20105312)。

[9] 田山等,汶川、玉树大地震前的地电场异常,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3)。

[10] 李尚勇,“我国目前地震预报尴尬局面的制度原因及其出路”第二届如何使汶川悲剧不重演讨论会暨国际天灾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之二,2009,5

[11]汪成民“我们成功预测了汶川三次强余震”如果使汶川悲剧不再重演研讨会论文(选)200811

[12]杨智敏“对日本大地震前的异常回顾总结”第四届重大天灾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113月。

[13]潘正权摘编:“地震宏观异常资料”国际天灾研究会印制200910月。

[14]霞飞赵永生:《周恩来在邢台地震后的日日夜夜》《党史博彩(记实版)》2008年。

[15] 辽宁日报,2005-2-8, 30年前土仪器准确预报海城大地震。

[16] 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唐山地震考察与研究”,地震出版社,1981

[17] 郭自强等,岩石破裂过程的光和电磁辐射,地球物学报,1988.31 (1) 37 - 41

[18] 陈棋福等,地震预测与展望,地球物理学报,第40卷增刊,386 – 395

[19] 参考消息,2008 – 7 - 11, 5版,美专家称可提前数小时测知地震。

[20] 参考消息,2010 – 9 - 17, 7版,预报地震有希望了。

[21] 参考消息,2012 – 11- 11, 7版,日本研究称观测地下电流可预报地震。

[22] 虞振东  对地质学和地震学的思考     长江出版社200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27803-867940.html


下一篇:用压电石英改进地电场异常监测法扬长避短提高地震预报
收藏 IP: 221.217.2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