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光亮-张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lincn 理想是一种明知不能得到但却必须要有的东西。

博文

在愿望梦想和现实里的留学命运(一)

已有 4473 次阅读 2014-12-7 11:00 |个人分类:心灵故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美国, 梦想, 出国

  梦想总可以成为现实,这是这个人生最为伟大的地方,而实现梦想的开始就是你得有一把开启梦想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就是种下你梦想的那颗种子。

  其实梦想本身不一定要很伟大,梦想可以是个普通的愿望,而出国本身就曾经是我的一个愿望,从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就开启了这个愿望,然而直到读完博士我的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从那个愿望开启到实现大约经历了十几年的时光,这期间其他的各种愿望实现的实现,放弃的放弃,唯独这个出国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动。然而这个愿望在某些人那里显得如此地的容易,就如同到楼下的超市去买一样东西,只要你有钱,结账便就是你的了。时代真的是变坏了,出国和旅游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可是世界竟总是此地公平,对你越觉得容易的事情你就越会感到平淡,就如同土豪们随手扔在柜台上的钞票。你当然可以感到满足,但你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那个久久徘徊在远处的愿望忽然出现在你眼前时的那种激动和满足,你也许能理解别人的喜悦,但那对你的感觉只能是索然寡味的。我没有别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虽然你得到了和别人一摸一样的东西,但那种感觉竟然可以是天壤之别

一. 钥匙

  高中的生活虽然如此单调和辛苦,然而那时的我并不感到疲惫,我背着我沉重的书包,脚步坚定而匆忙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未来的闪光在我的眼前不停地摇晃,我的内心充满了的许许多多的愿望,甚至包括所谓的梦想或者理想,然而这些东西都是我人生天大的秘密,只能在我稚嫩的内心中小心翼翼地用手捂着,不能告诉这个世界里的任何一个人!愿望是对着台灯许下的,不是对着人说的,如果你搞反了,不仅变得疯癫癫的,愿望也会很快消失。你不信?那你等着。

   终于有一天,我的愿望里又多了一个出国的愿望,而开启这个愿望的钥匙就是一个忽然出现的新老师。好像是一天上午,天气还不错,风和日丽的,本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竟然没有来上课,太不负责任了。等了好一会儿从教室外进来一个新老师,不认识,这小子长的人模狗样的,穿着笔挺的西装,拿着个教案,衣服显得很考究,竟然还打着个领带,这在那个年月这样打扮,他妈的不是个另类就是个假洋鬼子!小子往讲台上一站,挤出一脸冷笑,然后说了一大通客套的话(忘了,此处略去23个字),主要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原来的那个老师住院了,他来顶替一段时间,希望大家能够配合把这门课学好什么的,配合?上课难道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的事儿吗?后来竟然还说上课可以自由发言什么的,总体的感觉是新鲜,真新鲜,新鲜的让我们都觉得很搞。这小子说完这段开场白就开始讲课了,讲义在讲桌上摆着,也不打开看,拿起粉笔就写了大大的题目,把整个黑板都给占没了,我靠,我想,看你下边怎么写。

   小子清清嗓子开讲了,漫天的唾沫星子覆盖了整个教室,他从头到尾没看讲义一眼,肯定是下面做足了功课,成心来这儿表演的。后来这小子竟然在标题后狂写开了英语,后来就讲起来自己光荣的奋斗史了,不管我现在感觉如何,当时就把我这个有志青年给唬住了,我的小伙伴们都跪了,最后他还说什么中国科学落后,还说去美国然后要回来“报销”或者是“报答”祖国什么的,当时给我的感觉:佩服,五体投地。

 至此,我就想,美国到底是个怎样的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真就这么好。那时的美国对于我来说一句话:真他娘的好!于是梦想就被这把钥匙开启了。

二. 忽悠

新鲜是这个单调世界最好的兴奋剂,这个年轻而朝气蓬勃又不失潇洒的另类老师,给了我一个绝对新鲜的刺激,他上课的方式是独特的,他的课堂是“混乱”而活跃的。而且他的课我表现得也比平时好了很多(就是更疯狂的意思)。最后在他临别时的课堂上(原来的老师已经出院),他说了一段慷慨激昂的话,让我更加坚定地种下了这颗出国的种子,他的那段演讲如今早已经记不起来了,大概意思是:这些堂不同的课程在美国是相当普遍的,具体的内容和忽悠随着时间后来也有了新的理解,总之他或许是说了一段关于美国的广告,没有赞美的词汇,只有事实的陈述,没有刻意的褒贬,只有冷静的表达,我想如此的一个地方一定是很不相同。

 他滔滔不绝,但丝毫没有平时老师拖堂耽误我们吃饭的感觉,我们从他的语言里知道他其实是从美国回来一段时间休假的,后面马上又要回到美国,他在这里上课纯粹是个偶然,因为他喜欢体验一下教书的乐趣。这家伙给我的感觉就是相当有学问的那种,他一定在美国接受过不同于我们这些土鳖的训练。于是后来我分外地关注美国,发现这个国家的确有很多牛人在那里生活! 好,就这样了,“美国你给我等着”当时我这样想。

他讲课的语气慷慨激昂,连最后的结束语都充满荷尔蒙的味道,一看就是刚刚涉足老师这门枯燥的行业,但那时的我们依然在他的语言中激动地呼吸急促:"我们到美国不是冲着纽约摩天的高楼大厦,不是冲着自由女神高耸的雕像,不是冲着美国宽阔的马路奔驰的车辆,也不是冲着美国白宫那圆形的屋顶,事实上我们的祖国有比纽约更高的大楼,有者比自由女神更雄伟的雕像,有着比美国更宽阔的马路和更繁忙的车流,有着更古老恢宏的建筑,然而我们依然要去美国,冲着的是代表着美国技术和自由精神的科学家群体,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财富和灵魂,而我们没有这样的财富和灵魂。我们虽然在设施先进的工厂里工作,在环境优美的大学里读书,在经费充足仪器精良的研究所里忙碌,却没有这么一批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出现,悲哀的是我们总是摆脱不掉代代都要背井离乡到美国求学的命运,我们其实冲着的是我们自己的悲哀去的,因为我们没有我们的灵魂能够升华的地方…….". 下课,然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当然上面的一大段“一字不差”的话不是来源于我有什么非凡的记忆,而大都来源我的“添油加醋”和无事生非的故意捏造和主观发挥,但当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却是真的,它在我幼稚的眼睛里闪闪发亮。今天,这种激动在这梦想的追逐中已渐渐冷却、归于平淡,最后竟变成了嘲讽、心酸和麻木,变成了对自己,甚至是对中国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同情。我忽然明白了这位独特老师神经质的表白其实就是现实生活许多人留学经历的总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849067.html

上一篇: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2)意识的基础
下一篇:在愿望梦想和现实里的留学命运(二)
收藏 IP: 113.200.212.*| 热度|

1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