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界的风土人情
写“日本学界的忍与狠”的时候就想写写关于科研氛围与人才成长的话题,后来看到韩健老师比较国内外学术会议风气的博文也颇有感触,回想起一位十分熟悉的美国院士,当他了解了不少从大陆出去的科学家和还留在本土的科学家之间的差别时,就曾经万分感慨:为什么same material在不同的环境里可以差别这么大呢?!其实这是一个十分致命的问题:因为科研工作者的生存永远都离不开TA所处的环境,即包括大的环境和周围的小环境,就像我们常说的“某地的风土人情”一样,这环境是学术界的风土人情或者说氛围,你看不见、摸不着,却每天都呼吸和接触着TA,无时不刻不在受着TA的影响,也正是TA决定我们到底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和做出什么水平的成果。
举个十分熟悉的例子吧,两个人都是十分优秀的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内一流大学读书的佼佼者,后来都读了研究生,只是一个出国读的,一个留在国内读的,两人的导师也都是学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并无差别,只是毕业后两个人走的路线却是差别越来越大:
留在国内的这位优秀学者,博士毕业后就顺利留在导师身边开展工作,35岁前就做出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一时成为业内不二的新星,顺理成章地拿下了各种“头衔”,在老一代导师的大力扶持和学校的积极运作下,TA自然也就成为了各种评审专家和大课题负责人等炙手可热的人物,领导的团队越来越大,承担的项目越来越重要,负责的经费越来越多,但是TA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远离了科研一线,当仁不让地开始戴上了领军人物和“官帽”,而且级别在逐年提升中,虽然每每发言还能够说到科研话做起题上去,可是实质的问题提出来的越来越少,科研上的贡献也越来越少,国内学术会议总是坐在主席台上,国际学术会议总是一言不发、甚至演变到不再出国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当然这并没有妨碍TA在积极努力下,成长为新一代的院士(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最年轻的那个也不是被抓起来的那位)…….
而在美国读书的那位学者,虽然TA博士毕业的学校一流、导师大名鼎鼎、博士论文成果突出,可是毕业后TA却也不能够留在这个学校做教授,只能到一个一流偏下的大学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一个人开始打天下,利用十分紧张的启动经费,从和学生一起搭建和组装自己的实验室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总算是做出了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作,几年后成了该领域的一个小牛人,逐渐在国际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名气,拿到了一定的经费也获得了奖励,也有了Tenure转正和跳槽的资本,于是被另一所一流大学挖角,“转正”去做了副教授,这所大学为他提供了更好的科研条件并且吸引到了更强的学生,他更是刻苦努力,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做出了让国际学术界惊讶的大成果,Nature、Science的文章不断,科研成果多次登上了国际上重要的新闻频道,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红人和明星,被邀请在各种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风头正劲的时候收到了美国一所超一流大学的邀请:带着你的团队来吧,我们给你讲座教授!于是,这时候刚刚四十岁出头却已经头发花白的他坐到了世界最受关注的大学的讲座教授的位置上,而且很快就凭借他的科研成绩被评选成为了美国的院士,当然,在这个更高的平台上他在学术界上升势头更快了,因为他有了更强的经费支持和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资源,他的研究小组所做的科研工作总是在挑战这个领域的世界难题,不时地还会有国内媒体预测TA何时能够得诺奖的报道……
如今这两位学者都还积极活跃在学术舞台:
国内的这位基本上是在主席台上就坐,接受同行和晚辈的阿谀奉承和膜拜;
国际的这位基本上是在讲台上做报告,接受世界同行和学生的挑战和赞扬;
一个见面就问:最近有什么项目申请?跟哪个领导见面?拿到多少经费?
一个见面就问:最近有什么最新进展?跟哪个教授合作?拿到什么数据?
……
这就是科研水土的差别,不是某个人可以改变什么,可是每个人每天的所作所为都在其中,就像去年我去普林斯顿大学访问的时候,学生说的那句话:“老师,我都怕了国内的教授来访问,因为他们总是不问科研工作而是关心最近拿到什么大项目、多少钱,跟这里的老师对不上话,因为人家只想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有什么科研贡献?挺尴尬的。”何尝不是呢?每一次去国外名校和同行交流,大家见面最多的话就是:“Anything new? Anything exciting?”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各自最新的科研工作进展,而且很容易找到大家都感兴趣的合作,从而产生真正的交叉创新,开拓出新的方向。细想起来,国外的学术界几乎每个教授都致力于开拓自己的主攻方向,很少去在同一个内容上争抢,包括导师和学生,也是毕业后就在学术方向上分道扬镳,可以相似但是绝对不能雷同,否则在学术界混不下去,这就像是一个各行其道的高速路,上路的车基本都行使在自己的车道上,跑得快慢就看自己的能力啦。而且他们的出口很多,随时可以下路:助理教授做不好就去干其他的,教授做好了可以继续当教授,还可以拿着自己的技术去经商、做顾问,甚至可以去从政或者到演艺界混,最不济还可以去老爹老妈的公司去打酱油……
而在国内,我们科研人员的队伍庞大,科研创新少,基本是在几个已知的方向上互相拥挤和倾轧,就像是长假期间在高速公路上的庞大拥堵车队一样,我们这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员都上了这条美其名曰“科研”的高速路上,前后拥堵不堪,这拥堵既来自上层的科研体制的设置不合理,也同时也来自周围同行的无序竞争和“潜规则”(超车加塞),以至于场面混乱不堪、空气严重污染…..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了前几天在浓重雾霾中开跑的北京马拉松:我们这些科研人员何尝不是在已经被“名”(各种头衔和称号)和“利”(各种项目和课题)重度污染的雾霾中不懈地跑着这看不清前进方向的科研马拉松?!身处在这被“名利雾霾”笼罩的学术界,真的是太不容易不受污染了!可是学术界要想清除和治理这浓重的雾霾,就如同环境污染的治理一样,也是要从宏观政策和系统工程做起才有希望,这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不过,既然身处其中又无力逃脱,与其抱怨和谩骂让雾霾更严重、消极等待无法预期的综合治理,我们还不如从现在开始主动洁身自好地给自己带上口罩,即改变我们和周围人的讨论话题,见面多一个微笑,多问TA科研工作的进展和实际的意义,少关心一点儿TA最头疼的“名利”,也许咱周围这学术界的风土人情就会好一些,最起码在这雾霾严重的拥堵的科研路上,能够自我调节到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一点点,或许运气好还可以交到几个不错的“旅友”(如图中最右边那个偷着乐的同志)一起度过一段不错的旅程。
(照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