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al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bald

博文

贫二代还能有出路吗? 精选

已有 12443 次阅读 2014-7-1 20:33 |个人分类:politik|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想要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在网络上看到了这个问题: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301027

晚上在床上没有能够睡好,索性起来一气呵成了下文。




先亮明观点,未来三十年内,中国很可能仍然是最容易让一个贫二代的收入攀升到收入中位线以上的社会之一。

看到这个观点,先不要着急。让我来展开分析。

一.财富集中化在全世界都显示出了强烈的趋势。

可能知乎上不学社会科学的朋友并不知道2014年就是一个关于“财富集中化”这个话题的年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Paul Krugman在今年年初在纽约时报上连发三篇文章推荐法国经济学家Piketty的书《二十一世纪的资本主义》。而这本书走上了世界经济的讨论平台。

这本书用大量的数据作为辅证证明,世界财富在在21世纪更容易集中化到小部分群体。而且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显得更加严重。对于这本书的综合中文评述,何帆老师讲得更清晰。请看:何帆:二十一世纪会更不平等么?

二.美欧国家传统大学教育在调节家庭出身身份和知识积累以及所导致的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弱。

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The future of universities: The digital degree)认为现在美国传统大学面临着一个恶性的循环。由于经济不景气,政府支出占大学资金来源的比例逐步在减少。而大学为了弥补这一块的损失,就需要提高学费。而这样大学生的学生贷款就会增加更多。到2012年为止,美国大学之前五年学费就增长了27%,美国大学生在州内大学学习平均费用在8400美元,外州大学学习平均在19000美元,私立大学则要超过30000美元。美国学生总贷款数为1万2千亿美元,大约总人数为7百万人。也就是说,不少美国大学生毕业就背上了很大一笔债务。这笔巨大的学习债务对于美国普通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美国大学生入学数量也在2012年第一次出现了2%的下降。在英国1998年的每年学费大约在1600美元左右,而到了2012年也极速上涨到了13900美元。这也是欧洲国家原先对于大学体系的大量补贴减少的原因。

那也就是说,对于美国普通的工人农民家庭来说,这笔原本就不小的子女教育投资就变得更贵了。那么是否可以选择就不去攻读大学了呢?反正读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反而还要背上这么重的贷款?

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大学教育仍然是区分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界线

在2011年OECD的调查显示,美国大学毕业生平均收入比完成高中学业的高77%,英国57%,法国47%,瑞典25%。(这个还是不分行业的平均比较。)

那也就是说,对于欧美的普通工人农民家庭(还不说贫寒家庭)来说,大学教育仍然是保证孩子未来能够有较好收入和社会阶层位置的重要条件,但是他们要为大学教育支付更多的费用。那么其实他们所谓“翻身”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或者说,对于不少支付不起这笔费用(甚至够不上申请这份贷款)的家庭“翻身”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家庭出身更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支付能力——(也许更好的校友圈人脉,存在于绝对的顶尖名校中)——孩子收入越高

而普通家庭则可能就陷入了另外的一个恶性循环。

过高的大学教育费用真是一条通往奴役的捷径

三.中国真正的问题。

复旦大学最近做的一个关于长三角80后的调查(抱歉,这是我能找到的最详细的原文,“80后”的世界——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结果发布。完整的原文找不到。方法设计也没有找到。所以暂时拿来用。)我们可以发现,受过大学教育后的80后生活幸福感提升是明显的。

大家也知道,中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并不能算太高的。而对于支付不起大学费用的同学来说,国家贷款,奖学金以及各种社会助学贷款并不能算少。中国的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压力有几大托底之后,是应该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从大学辍学的。

但是中国真正的问题是:

1.大学前的教育阶段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好的初级和义务教育资源还存在城乡差异,户籍差异,包括父母社会地位带来的差异等等。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进入大学门槛之后则有了一个托底,基本毕业工作就能完全改变过去家庭的贫穷状况。)

2.大学质量不均衡。中国质量较优的师资,经费资源集中在几所大学中。

3.一般大学的一般专业塑造的就业市场已经饱和的专业毕业生,在中国很可能会导致大学白读,对于原本家庭收入不低的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贫寒家庭来说,则是沉重的打击。(PS.这里强烈建议,贫寒家庭希望通过大学教育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学生一定要首先选好专业!!。)

四.中国对于贫二代仍然有很大的机会。

1.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中国目前的发展方向很明确的是想从低收入低技术含量的粗加工阶段向精尖工业发展。而这个产业升级的目标,会卷带着学习相关专业的贫二代们进入收入中位数阶层。(要选好专业啊!!!!千万)

2.国家教育投入还在稳步增加。

3.复杂的人口变化。这一点很难确定为机会或者是危机。饱受争议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确会在90后这个阶段中造成就业市场不会如80后这么紧张,因为总毕业生数量的减少。但是一代就业人数的减少,导致人员成本高涨,或者招聘荒的话,也可能导致产业外流等问题。所以这一点很难现在就将其定性。

4.儒教家庭传统

中国儒家的教育传统仍然是为家庭子女升学的重要保障措施,甚至有的大家族都会资助一位大学生。这种儒家传统,在其他西方国家很难找到。这样的传统虽然具有功力的“出人头地”的色彩。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思想却的确能集中大家庭的实力支援孩子进入大学,并且从而使整个家庭摆脱贫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65174-808238.html

上一篇:从德国人如何对待职业教育来看我们孩子未来的选择
下一篇:旅行的思考笔记之柏林印象(一)
收藏 IP: 78.49.70.*| 热度|

17 戴德昌 徐晓 王云龙 张晓锋 文玉林 黄永义 汪晓军 杜占池 张波 许洪光 徐民 刘立 胡九龙 谢龙 张骥 杨正瓴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