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十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xiaoxin10

博文

140606 恽戈之争,围观与战略围观

已有 2352 次阅读 2014-6-6 11:01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战略


140606 恽戈之争,围观与战略围观

恽戈之争渐渐平静下来了,自己的关注也不再过多涉及,看了很多这方面的博文,自己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看评论,做思考,实际上也想不出什么来,很多网友已经从各个方面论述的很清楚了,也不必自己再说什么。

大家普遍关注的是结果和过程,对成因却没有更多的解读,明白成因,对问题就可以看的更清楚。实际上从发票事件开始,恽戈已经不和谐了,加之后边的文章发表涉及利益,自然不容易通过和谐的方式解决,双方来往的信件都非常强硬,不太像师生的平静对话,所以后边的局面就不太好收拾了。

但这个事件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也是有一定好处的,虽然大家知道最后很可能是不了了之,但大家仍然热情高涨的参与到这场争论当中。这样,我们基本可以把关注这场争论的人分为两种,围观者和战略围观者。

围观者,是只看不说,关注而已,连评论都懒得写,这种人是大多数,他们觉得问题重要,希望看看网友的意见,希望有个结论。

战略围观者,那就要通过博文发表意见了,不但评论对错,还要把这事上升到关系科研发展的战略高度,希望能拿出一个结论,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当然,还有一种围观者,在博文上插嘴评论几句,有的甚至还立场很明确,不过他们不发表博文,这些人当作热心人好了。

对关注的人的划分,也仅仅表示大家的关注程度,也代表一些博友的忧国忧民的境界,值得赞赏,关键是,最后的结果是0

一直在想,为什么是这样,虽然事件的结果对以后的运作提供了警醒作用,难道仅仅是警醒作用吗,为什么不能形成结论并制订制度呢?

原因在于科学网毕竟还是个松散的平台,大家休闲写写博文、侃侃事情可以,真正组织起来,解决一个问题,那就难了。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科学网博友可不可能组织起来,针对某个事件或某个领域组成一个民间临时或长期的组织,发表一个指导性的声音。

从科学网博主的身份看,这个组织还是可以建立的,关键是缺乏领头者,这是较为难以解决的,这关系你的威望与意向,我们希望有这样的人能够振臂一呼,应该有人会团结到这个民间组织下。

接下来的运作就容易了,邀请相关专业的学者和或相关专业的博友组成调查委员会,通过细致的调查,召开听证会,可以多开几场,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和指导意见,甚至制订相关的条例指导未来的论文指导运作,应该是个有意义的事情。

这种意义在于,再复杂的事情,我们社会能够给出一个结论和意见,不管你是否赞同民间的意见,毕竟是一个结论,结论不是0,会对以后有指导作用的。

这个事情的这个结果,很可能不了了之,即使官方有了结果,人们仍然会对民间评估的缺失感到遗憾,因为人们对官方的结果有时是持有怀疑的。

此事件引申之,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不太好说清的事件,如果都是没有结论,中国怎样才能发展提高呢。

中国的事情,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需要一个一个的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国家进步的过程,我们大家愿意参与这样的过程,但我们缺乏行动。所以,中国的问题越积越多,我们还抱怨为什么国家不解决呢?

所以,如果你希望国家进步,而你又有能力,就应该站出来,去带领有志者去解决一个个中国的问题,促进国家的进步。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家都是个围观者,不管你是不是站到战略的高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999-800945.html

上一篇:140603 中国当代通俗经济地理学研究
下一篇:140607 中国海洋法公约立场及地理依据研究
收藏 IP: 222.88.236.*| 热度|

3 曹聪 吕喆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