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发表赵展慧一篇讨论学术个性的文章,很有意思。该文章认为科学家主要是具有独特眼光、特殊学术体系和专门的技术优势,这有一定道理,但读来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学术个性”也似乎不够准确,用科学家品格personality type似乎更好些。
科学家是人,人就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科学家同样如此。有的科学家可以很不正常,有的科学家就如常人无异。作为一种职业,科学家的工作无疑会对这群人产生一些影响,导致科学家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品格的人。思想家、领导者、务实、重逻辑和有创造性的学者是许多科学家的个性特征。具体到个人,这些特征并不一定全部具有,有的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
科学家品格有那些特征,有人说科学家和思想家有类似性,就是不太善于社会交往。这样一类科学家由于思想远超过普通人,会产生孤独感和寂寞的表现。就象牛顿和爱因斯坦等一流天才科学家就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
但具有思想家特征的科学家似乎不太符合现代科学的职业模式,因此也有不少科学家也是社会活动能力一流,或者具有领导者个性,这些科学家往往善于直接带领一个团队或开创一个新领域。
一流科学家都是务实、重逻辑和有创造性的学者。科学家一般都不是追星族,不太喜欢从众,也不太愿意八卦。科学家习惯用新方案和新视觉对待问题(习惯研究),科学家能比一般人从探究和分析中获得更多满足感(喜欢研究)。科学家往往聪明过人,尤其在某一个领域,但往往不乐于表现和炫耀自己的这一特长,因此有时候会不为人了解。另外,科学家往往具有效率高、喜欢自由的工作环境、善于对新设计和方案概念化、对复杂理论的理解力等等。
参考阅读
人民日报科技杂谈:科学家的学术个性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421/c1003-24920114.html
学术个性很难刻意培养,但可以肯定的是,尊重差异、鼓励质疑的科研风气,一定会让更多能够创新的学术个性“冒出来”
前不久采访了一位科学家,他在讲述自己的研究经历时说到:创新很多时候就是研究过程中的灵光一现。这种灵光与科学家个性化的学术思想体系有着莫大的联系。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种“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的创造性活动,如果没有科学家的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如何于未知处发现宝藏?这种原创性的发现,离不开科学家独特的学术个性。这种学术个性,包括独立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体系,往往会产生突破传统的思维和基于实际研究的异想天开。
DNA 结构模型的发现就与科学家的个性密不可分。英国的两位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长期研究 DNA 分子结构,并最先拍摄到了非常清晰的X射线衍射照片,里面蕴藏了 DNA 结构的许多证据。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近在咫尺的真理,他俩未能打破思维定势、迈出“人类的一大步”。当这张照片到了年轻的博士沃森和克里克手里,却点燃了这两位的思维火花。他们大胆假设:只有双链的 DNA 才会显示出这样的清晰漂亮的图形!经进一步研究,这一假设最终得到验证。
许多成功的科学家正是凭借自创的技术体系,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重大突破。比如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3位得主,为了攻克免疫学中的难题,都建立了各自的技术体系。又如,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建立了果蝇与先天免疫研究体系,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建立了突变小鼠诱导体系,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建立了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免疫功能分析技术体系。这些学术体系对他们的创新性科学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难发现,创造力丰富的科学家,往往都具备鲜明的个性化学术思想和独创性的技术体系。有科学家直言,中国之所以缺少科学大师、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与学术个性缺失不无关系。
如何培养学术个性、激发创造性思维?笔者采访的那位科学家认为,学术个性的形成往往源于科学家的教育背景、国家文化、生活经验和科研经历,很难遵循某种方式刻意培养。但可以肯定的是,尊重差异、鼓励质疑的科研风气,一定会让更多能够创新的学术个性“冒出来”。让创新力旺盛的年轻人敢于提出人所未言、人所未见的大胆假设,会孕育更多科学的灵光。同时,应多鼓励不同科学学派的发展。正如 DNA 结构的发现者之一沃森所说,给朋友展示科研文章得到的往往是附和,而竞争对手则会花费所有的时间去证明它的错误。
当然,学术个性的背后,仍然需要共性,那就是科学家甘于寂寞、坚韧不拔的潜心钻研。科学家的灵光一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自己对所研究对象本质的深入理解。共性与个性碰撞,才能激荡出科学的火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