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幸能在老一辈科学家葛庭燧先生身边学习和工作, 葛先生常说人才成长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电线杆模式, 就是先在某一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 像一根电线杆, 然后在该电线杆附近再多树几根电线杆,这样在该领域的地位就稳固了。这一成才模式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大数学家华罗庚;
另一种是金字塔模式,先打好系统的全面的基础,然后层层递进升高,最后达到巅峰。这一成才模式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另一位大数学家陈省生。
当下的教育培养人才是通过道道考试,层层选拔,只要任一道考试失败,任一层选拔不过关,那就被否定了。我辈当年高考总共要考7门课,老师常常告诫7-1=0,只要有一门功课没考好,就会在高考这一层选拔中被淘汰。我的同学中就有一些很有数理化天分的人,就因为英语这一门课被挡在了高校大门之外。这是金字塔模式,竞争自然残酷。
由此,我常想华罗庚是很幸运的,他能以初中生的身份被清华大学录取,不仅是因为他遇到了伯乐熊庆来教授,更因为民国那个时代选才机制的多样化。试想让华罗庚生活在当今的时代,让他参加高考选拔,说不定就被挤下了独木桥。
不仅仅是华罗庚,相当一批科学大家都是民国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反观当下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科学家,能有几个与那个时代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比肩?这是草民理解的“钱学森之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