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58325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ry5832518

博文

通过毕业设计得出的感悟与想法-一名化学本科生的对实验的思考

已有 3615 次阅读 2013-4-21 08:04 |个人分类:科研日志|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本科生, 毕业

   这不是我的第一篇博文,却是我两年来第一次自己动手写的感悟文章。事实上,我并不是一个不愿去记录自己想法和生活的人,只是生活的重心每天都在变化,有时总觉得花费时间去写篇自己想法的文章还不如去多读读大牛们的作品。最近,我碰巧阅读了很多科研大牛的经验书,经验之多之精令我一时难以消化,但是有一点却触动了我,那就是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写的能力,结合我自身的发展历程,我不得不承认大牛不愧是大牛,直接击中了我的软肋,又想到大学四年匆匆而过,我却没给自己留下一点书面作品,这或多或少也是一种遗憾,于是我便想结合自己最近毕业设计的经历,写一些自己对于科研经历中实验部分的想法与思考,望各位老师能予以指正,深表谢意。

   向往美好的毕业设计论文,我选择了我们学院院长,长江学者作为我的毕设导师,不过,最后我跟的是我们院院长的研二师哥做的毕业设计实验,师哥的悉心指导让我受益无穷,在此我向师哥表示感谢。在这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包括实验、思维、导师等方面,我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整理出来自己的想法思路,为自己以后的科研生涯提供参考。

   牛的导师不一定是好的,但不代表一定不是好的。这是老生常谈了,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已经在不下10篇文章或者经验帖中看到过这句话了。但是,综合各位前辈的意见,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首先,一位已是大牛的导师,其生活必然被事业、行政、教学、家庭等种种事物缠身,很难再像年轻时候一样对自己的学生悉心指导,其次,已经有了不少自己的学生,他便可以选择更简便的方式-利用上一级带下一级的方法,将自己的科研队伍企业化管理,我猜想这也是很多导师已经这么做的,而年轻的导师则不然,不仅没有诸多琐事产身,而且为了自己的科研前途,他们会一心一意地扑在自己的科研事业上,而我们作为他们的得力助手,自然会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以上这些分析,是大家都可以在以往的文章中看到的,但是我想指出的是,能悉心指导的年轻导师不一定是好的,对你不上心的大牛导师却也不一定是差的,因为这一切取决于你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假如说你是一名相当独立,具有思想,不受约束的学生,你需要的是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时候一位不对你约束,而且具有充足资金的导师便是极佳的选择,相反,对你时时盯着,处处叮嘱的导师则会使你的创造力和心理受到阻碍,对你产生不良影响,反之亦然。所以,我想说的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也是我人生的信条之一,所以在选导师之前,家庭作业一定要做好,否则将会对你整个硕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之所以说这个,是源于我偶然问师哥他多久前见过他的导师,他说一年多以前了,这句话让我产生了思考,从而写下了这些言论,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所启示。

   做实验不代表浪费时间,有效率的做实验却是用时间充分发挥其价值。本科阶段的实验课给我造成了这么一个印象,做实验就是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就可以了,我连用了两个贬义词,目的在于能够表达出我对于实验课只卖苦力不用脑力的极度厌恶,正因为如此,实验课给我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做实验就是浪费时间。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仔细观察了周围的人,我发现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师哥师姐给什么步骤我就做什么,也不管怎么样,也不去问为什么,做不出来推给师哥师姐,另一种就是不懂的就去问,弄懂了才会去做,当然,处于事物的两端的中间派永远是最多的,这也符合统计学规律,处于二者之间,不懂得一定去问,但是什么都摸不着头脑的,我就习惯于放一放,以防止打乱自己的思路。后来,随着实验的进行,我发现我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在不断与师哥师姐交流以及做实验的过程中慢慢学到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你看多少书,这些东西你也是学不来的。后来,我慢慢地调整了对做实验的看法,而且不断去调整自己做实验的方式。现在我基本上遵循着有问题就问,实在不会就放下,实验过程空余时间尽量安排其他实验把时间利用起来,是在利用不起来就拿这些时间看书,比如过柱子的时候。(当然,这也要感谢我姐姐,给我买了一个9.7的亚马逊,受益颇丰啊,哈哈)总之,我认为有效率的做实验,即不断思考而又虚心请教,这样便能利用绝大部分时间,不仅不是对时间的浪费,却是对时间的创造性利用,这点我深有感触。

   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总是有好处的。在我看来,毕业设计是对一个化学本科生四年来学习与技能的总结,所以在做毕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当然,这并不代表着你学习知识浅薄,能力有限,只是在经历考研以及其他许多事情之后,大一大二所学的基本实验操作可能早已抛之脑后,所以,毕业设计正是你重拾以前所学知识与技能,为研究生阶段做好前期准备的一个踏板。也正因如此,在毕业设计阶段遇到许多问题的时候,应该多去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去思考,不代表胡乱思考,胡乱猜测,这样不仅浪费自己脑力,也会使师哥师姐厌烦,我所认为的思考,是基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积极去查阅各方面资料,有目标地去思考,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展现自己见多识广,同样,多问为什么,也要有目标的问,更要在问了之后善于总结,这种总结不止限于知识方面的总结,更有思想方面的突破,比如,从单纯的我不知道什么到我需要做什么工作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怎么做才更有效果等。这种习惯我也在培养,至于到底有怎样的效果,我想通过自己与大家共同去检验。

   别人的答案不总是对的,对于意见要辩证地听,听了之后还要结合各方面资料批判性地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产生问题,产生问题是好事,主动寻求他人帮助更显谦虚与睿智,但是对于来自自己所认为的权威人士的答案,我们却不应该完全不加思索地相信。因为即使是权威人士,想法与观点也总有老化的时候,如果一味地偏听偏信,则会造成思想的闭塞,我认为对于建议,应该秉持以下两种态度;首先,虚心接受,却不断然塞入脑中,而是辩证地判断,在自己以后的经验里积极地思考,人的七宗罪里懒惰是其中之一,对于现成的知识,我们总是不愿意再进一步思索,总觉得得来正好省事,只是这种行为只会带来当前情况下的便利,从长远上讲,这种行为会给你带来持久的困扰。

   不带脑子做实验是正常的,省心的,但却是最没效率没有价值的。我想,不带脑子做实验是很多人从实验课上学来的“好”东西,本科老师自认为自己教学很有价值,学生不带脑子做实验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尤其我们学校,从本质上讲。学生只是学生,他不可能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去考虑自己的将来和问题,他更多的会考虑当前的价值,但是这并不能作为老师不尽职尽责地理由,你本身作为老师就应该有责任引导学生去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去做好实验,而不是大笔一挥,步骤一抄,就放之任之,一名老师能在一群学生中教出几个好学生,那根本不是本事,更可能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努力,反而,一名老师若能在一群学生中教出许多好学生,哪怕只是在思想,行为,态度,情感等某一方面,你正确的引导了你的许多学生,在我看来,那就是成功的,当然学生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但是单纯的把过错推给学生却不自己承担起自己地责任,这不免有些神经官能症的特质。言归正传,刚才我说做实验需要带脑子,这诚然没错,带脑子的做实验你能学会更多,但是,我不认为总是带脑子是好的,因为这牵扯到你的精力,实验本身就累,而你的脑力体力有限,一直走极端,会让你根本坚持不了几天,所以在我个人看来,带一部分脑子就够了,这部分脑子用于在你不会的地方多去思考,在一些微小的实验现象上进行捕捉,这就可以了,或者你可以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去思考着做实验,一步登天的神话,很少发生,就算你发生了,诸多事实也表明,你不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登上去你早晚也要下来的。

   犯错不是错,退却责任却是真正的犯错,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拥有安全感,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犯错后积极思考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想,大多数人在实验中犯了过错,或者砸了设备,或者实验操作失误,都会倾向于把错误掩盖过去,或者把责任推给别人,貌似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无辜,但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这样只会增加你内心的不安全感,你可以仔细地感受一下自己犯错后的内心,然后去尝试着退却责任,或者积极认错,承担责任,你会发现,积极地承担责任能给你带来一种坦然面对后的舒适,你会有着我认错了,我不需要再被这件事纠缠着内疚的快乐,往往只有在承认错误后,人才能进行积极的思考,因为此时摆脱了内心的愧疚感,便有精力去探索问题所在,这时候往往会收获很多。当然,碰见那不依不饶的老师,我们大可表面逢迎,然后虚心认错,任其发泄,这种人我们大可不必理会,后面骂他的人多的是,他自己还觉得自己不错呢,心里默默可怜他就是。

建立一个实验操作文件夹,对科研生涯大有裨益。我在毕业设计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建立一个实验操作文件夹,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自己的经验总结进去,不知道是否有用,我决定今天开始尝试,希望能有效果。

以上是我个人在毕业设计中的几点想法,如有不对,欢迎大家指正,我是一名成长中的学生,很希望能与各位老师同学交流,大家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3845-682347.html


下一篇:刺激与回应之间有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
收藏 IP: 120.192.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