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率地说,在某些方面,我会是一个比较偏执的学生,比如说,坚决不叫自己的导师为
“老板”,包括在私下里谈起自己的导师。但是,最近这个偏执的想法在来到南大后有了
松动。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同学普遍地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经历一些
事后,突然悟道:“老师+钱=老板”。以前,我在一个科研院所里读硕士,当时老师提供
的补助比现在还多2/3,这是因为科研院所的项目较多,效益好些,给学生的补助也会高些
,这是可以理解的。科研院所主要是偏向工程项目型,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为主,所以
学术味会淡些。对于我,更想在学术上有所发展,故选择了求学于学术味较浓的南大。学
生嘛,本身没有收入,如没有导师的补助,生活还真有些困难,这样就会让大家觉得,导
师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补助是理所应该的。对比我在硕士和博士期间,导师对待发学生补助
的状态来看,咱不管钱多钱少,我发现大学老师更有特点,就是会时不时表明或暗示:我
给你们多少多少钱,你们应该做到什么,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达到了目标,加工资,没有
达到的,要减,说什么实行“绩效管理”。不仅我的导师是这样的,还有很多老师也是这
样子的,我还听闻竟然有老师多发钱给学生,但要求学生要“按时上班”。综上所述,我
才提出这样一个等式,“老师+钱=老板”,并且大学里的老师更像老板。原来是“钱”,
让我们的亲亲的老师变成了板板的老板,更精炼地说,是“钱”将“师”字改成了“板”字
。原来,有钱可以使鬼推磨,还能将“师”推成“板”,厉害啊!
原来,我们的老师变成老板的根源在于一个“钱”字。那我们该何将现在的老板变为我
们原来敬爱的老师呢?答案是唯有国家才能担此重任,将老师发钱给学生的义务移交给国
家,即研究生的所有培养经费应由国家来承担;同时,要提高老师们的待遇,别再让他们
为钱而奔波,让我们的老师成为更纯粹的老师,学生成为更纯粹的学生,而不是将“钱”
贴在“老师”脸上,让学生叫他们“老板”,我们的大学不能成为公司、企业“老板-员
工”式的实习基地。
有人会问,在国外,人家不也叫“Boss”吗?是的,我承认“老板”是舶来品。但我们
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要舶的是别人的精华,难道坏的糟粕也要“受之无愧”吗?我们对
待这个问题,更要做到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那就是国家要敢于承担中国教育的付出,
别让我们高校的老师们无奈地或无意识地就成了“老板”,其实大部分老师都很穷啊,冤
哪!
个人拙见,敬请批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