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工作有一个学期了,也像那些本科生(暂时亲切地称呼为“小本”吧)一样,好不容易盼到了期末来临。刚给小本们出好《数学分析》的期末考试试卷,正碰上元旦三天大假,于是终于有时间来科学网写一点原创的文字。故事要从14年前说起,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屌丝......
一、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几乎所有我认识的80后生命科学博士,在谈起当初为什么要学生物时,通常都只有两种理由:
1.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 不用纠缠于数学和物理中恼人的公式,多好啊。
我是冲着第1类原因来的,因为我在高中的数学物理成绩那可是很漂亮的。99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正气凛然、荡气回肠地三个志愿都填报的“生命科学学院”,那时候觉得“生命科学学院”比“生物系”伟大多了:“生物系”让我想起高中课本里提到的草履虫,而“生命科学学院”那可是拯救全人类命运的地方!本科进来以后就知道,在起名字这方面,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世界第一。“生物系”改“生命学院”暂且不表,仅僻如“中医学院”和“华东二分院”之类的合并就敢起名成“中华大学”。牛×!
99年读本科,那时正碰上国内生物学界高举“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理论的伟大旗帜,高喊“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伟大口号,各种生物公司以高校为技术依托开始涌现。比如从某几个什么绿色藻类提一点啥化合物出来就可以制成延年益寿的产品。还有例如紫杉醇,对付癌症有特效,于是很多当时很多搞生物技术的人都趋之若鹜,梦想着有一天可以靠这个东西拿去卖大钱。
等到03年本科毕业的时候,突然听说(也不知是真是假)有一位叫邹承鲁的院士(生化的泰斗)出面批判说中国当前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根本没有强大到可以支撑产业化、市场化的地步,那些鼓吹产业化市场化的生物学家其实就是好高骛远、投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所好,说穿了就是打着学者的旗号去市场上诳钱。这个观点对我一个小本来说,打击很大,犹如晴空霹雳。我那时的梦想可是要成为生物学界的比尔.盖茨呀!可是院士的观点,那多权威呀。于是我故作猛醒状,决定不再去琢磨去哪个生物公司混才能挣钱,还是做一点单纯的例如保护大熊猫或其他濒危动植物之类的传统“生物系”的方向吧。于是乎我就考了很传统的一个专业---动物学的研究生。
二、研究生之路
2003年,研究生那时是一个很洋气的身份。小县城老家里有女儿的人家要是听说谁家有孩子读了研究生,那可是赶紧找媒婆打听那孩子是不是已经结婚了。注意,是“有没有结婚”,而不是“有没有女朋友”!媒婆那时有句话说得好呀,只要锄头舞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现在形势变了,结了婚,照样挖!万科的王老总不是去读了个EMBA研究生(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就被挖了么~~~
不过,生物学研究生要想像王老总那样被挖,绝无可能。
话转回来,说到动物学,N年以前最洋气的莫过于随便看到天上一只鸟,就能说出鸟的名称;或者草地上看到一条蛇,就立马判断出是无毒蛇,然后大胆地在女孩子面前表演英雄救美,拿蛇拿七寸;或者看到可爱的小猫小狗还能说出是啥宝贵的品种,原产地哪里。动物学家用这招泡妹妹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可是到了我读研究生的时代,能叫出阿猫阿狗的名字,已经不能算优秀了。因为那时不知又被哪些个正走红的生物学青年才俊提出拿一个叫做SCI的东西来考核优秀与否。
会认阿猫阿狗能发表SCI不?显然不行嘛。没看咱学院的研究生师兄们,只要发有SCI的,女朋友都是院花(至少也都是班花级的)。于是为了找女朋友,我开始琢磨着怎样才能在硕士阶段就能发表一篇国外的SCI文章。那时听说动物分子遗传学比较好发SCI,听说有校外单位提供了给大熊猫用一些分子生物学手段来做亲子鉴定的课题,于是我向导师自告奋勇就去了。(科普1:这么稀有的动物,大概为了提高产子率,一头母兽在发情期常常要跟多名公兽配种,所以生下来的孩子父亲是谁就是个谜;等孩子几年后性成熟了拿去配种,就得避免近亲结婚跟同父所出的后代配种。所以要做亲子鉴定。)
很快地,用一些DNA marker成功地做了亲子鉴定,据说理论上准确率高达99.999996%。这期间(大概是2005年研二的时候)成功地在英国的一个老牌博物馆学杂志以一作身份发表了一篇SCI文章,据说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博物学家都在该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科普2:博物馆学大约就是一些动植物标本的有关工作。)
那时候我985名校博士毕业都还只需要一篇EI就能过关,就这点要求都还很多人不能按时毕业。而我05年硕士就有SCI发表,还是英国老牌的博物学杂志,够我得瑟好一阵的了。那时候真是体会到了老祖宗说的那啥“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果然“二十一世纪”还真是那啥“生命科学的世纪”~~ 多年以后,老同学们问我,你以前读生物的时候都学会了些啥本事?我告诉他们:我最拿手的就是亲子鉴定,如果你们有谁觉得自己的小孩不是亲生的,尽管来找我就对了(别理解成来找我算账~~)!老同学嘛,咱俩谁跟谁呀~~
可是,好景不长。
三、生物学博士
啥叫好景不长?06年,顶着研二就一作发表SCI的光环,我免试读博了。一入学,就听说光发SCI不行了,突然冒出一个叫影响因子(科普3:impact factor,简称IF)的东西,连导师们之间都说按06年的行情生物学IF<3的SCI文章都是垃圾文章。咱学院有一很用功的男师兄(科普4:师兄分为男师兄和女师兄;女师兄比师姐高级,是指比灭绝师太还厉害的师姐),因为在一个生化方面的IF=3的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被拿来当榜样宣传了好久!该师兄把本大985能发给学生的奖项都拿了,而且头像还被挂到了学院的墙上供学弟学妹们参拜。我当时心里就想呀,羡慕呀,啥时候咱的照片也被挂到墙上就好了。后来听说上海某所一位博士为了拼出一篇IF=3的杂志文章玩命地做分子实验,得了癌症,黑白照片被挂到了墙上......
可是咱动物学专业要怎样做才能去IF=3的杂志灌水呢?别怕,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做啥?做进化呗!那时有个叫作MPE的进化的杂志,老有名了,不仅IF>3,而且还乐于接收中国人民投的文章。据说,只要你能从博物馆或者野外哪弄到几个动物标本样品,把DNA提一提,把线粒体P一下,测个序,建几个进化树,说几段故事,就可以在这本MPE上发表文章。全套都是八股文的流程,照着弄就是了,唯一差别就是不同的文章用的动物不一样而已。
更厉害的,如果你手上样品够多的话,分布够广的话,还有一个叫ME的杂志。这个杂志厉害呀,IF>5呢。不过呢,有经验的从某动物所回来的师兄传授一要诀:要在ME和MPE灌水,除了最重要的要有样品之外,要学会七个套路,那就是群体遗传结构分化、基因流、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祖先推断、建树、分子钟、选择压,而这些算法都有现成软件来处理,不需要我们懂数学和编程,我们只需要拿到测序数据就行了,保证百发百中。哎哟妈呀(东北话),原来大家居然是这么玩儿的呀!
06年以前,那是一个草莽英雄的时代。一篇Science或者Nature系列,那就能出一个院士;一篇10分的PNAS,就能全国各地到处做报告,俨然未来科学巨星的风范。那个时代,要能在ME或者MPE上灌篇水,那会赢得无数小师妹的芳心暗许。
可是,我只是个屌丝。既不想在这些有套路可寻的研究上反反复复去做有毒的分子实验,又想拐骗小师妹,怎么办?要知道那时候师妹群中已经流行起了一个口号:爱国爱挡爱老板,防火防盗防师兄。再次拷问自己的内心深处:为了师妹们,干脆出国给大牛们当几年农民工吧。于是我开始酝酿出国。(待续)
**********************
后注:本文旨在用“类莫言”式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一种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理解,用以引发一些或共鸣、或争议、或反思,其中有博主的个人观点,也有“嬉笑怒骂”的网络文学色彩,望读者勿对号入座。处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学术职位、甚至不同利益阶层的人看到此文一定也会有不同看法。不管是共鸣也好、争议也罢,都感谢您的阅读和参与;如果能引发规则制定者的一些反思,则善莫大焉。所以不对读者的评论一条条回复,请见谅。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