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蒋继平老师的《一个心灵比身体更残疾的人》,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年往事。
夏天的傍晚。我乘公交车回家,到站下车,车站和街上很多人,我还没站稳,一个人拉我一下,我一看是一个中年的男子。
他说:能给我五元钱吗?我看着他,还没反应过来。他解释说,钱包坐车时,被失窃了,现在身无分文,回不了家。我问他,你要到哪里?他告诉我,家在龙洞,需到客运站坐车。
炎热的空气,被炽热的太阳烤了一天的钢筋水泥,正向城市释放着滚烫的热气。我们一般不会向身强力壮的人施舍,但一个人如果不是陷入困窘,怎能把自尊放下,向一个陌生人求助呢?
我想这是一个身陷困境的人。于是,给了他五元钱。我继续往前走,没走几步,这男子追上来了,央求道,能否再给他两元钱,他说,如果乘地铁去客运站,他就能天黑前回到家。我知道,虽然乘地铁只有一站路,正常的走路半个小时,但要穿过华农校园,如果不认识路,很可能1、2个小时都走不出去。我又给了他2元钱。
这件事本不值一提。之后,再没想过。举手之力,只希望他能尽快找到回家的路,华灯将上之际,助他回家。
我们常会在繁华大街上遇到行乞的可怜人,有些是残疾的,有些是生病的,也有些是看起来四肢健全,身强体壮的。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常认为国内很多行乞的人都是不劳而获的,尤其是壮年,为什么不去劳动,而来乞讨呢?但生活中,有些困难是突然降临的,只要小小的援助,就可以让人走出困境,何乐而不为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