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科学研究中,胚胎发育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很多科学家得到了应有的荣誉。我国童第周关于蟾蜍胚胎发育的研究也为发育生物学做出贡献。
上个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大量被应用到了发育生物学的领域中,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成熟,细胞信号通路研究的兴起使得发育生物学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期。当时发育生物学也是炙手可热啊!我是没赶上。
随着20世纪干细胞研究的发展,发育生物学逐渐被冷落,标志性杂志Development的影响因子在2010年和2012年公布的数据中跌到7以下了。幸亏神经发育生物学目前尚热,拉动了发育生物学继续前进的步伐。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研究干细胞,在进行再生的研究。可以说干细胞和再生的研究目前红得发紫。而在趋势上逐渐被冷落的发育生物学研究队伍一直未曾扩大,而且很多发育生物学的实验室也都逐渐向干细胞方向转型,或者从事一些干细胞的工作。
但是,先不说器官再生的原理我们至今尚未清楚,器官发育的原理我们也并不明确。当我们应用现有的发育生物学知识来从事器官再生的工作,明显的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我们的工作大部分是这样做的:先把干细胞导入,看看是否有再生的作用,然后再寻找机理。也就是说,先撒网,捞到鱼之后,再看是如何捞到鱼的。这和物理学上各种粒子的发现是有明显区别的。物理学上很多粒子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一群物理学家和/或数学家通过计算,认为这些例子存在,然后花大把银子去寻找。这些被称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家伙为物理学创造了大量实验基础。也就是先知道有存在,再寻找。这和找矿、找石油一样。生命科学中好像至今没有出现理论生物学家这么一说。
可能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结果成果还不够多,再生研究的科学家等不了了,直接就上了。这也难怪,做发育生物学的人太少了,先不说国内寥寥几个,国际上每年参加Golden Conference 的人也就那么几个,300人左右。还都是老面孔。发育生物学研究,研究时间长,花费高,Bench work 超多,重复一次实验时间太长。在这个要求高产出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发育生物学,进入了干细胞的领域。
但是,千万要记住: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语录)。总有一天,我们还是要回到发育生物学中去寻找组织器官再生的根本。能坚守的还是要坚守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