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白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bai 神经科学博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博文

科学文化问题对话.2 精选

已有 11001 次阅读 2012-4-22 13: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问题

鲁白

   

    记者:您怎么看科学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鲁白:我刚才讲的,当今世界科技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科学跟社会,科学跟应用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互相制约,界限越来越模糊。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提过一个战略计划叫做路线图(Roadmap),和我们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有点类似,这个计划中有一条,是怎样鼓励科学家的将其研究内容,更好地跟社会来融合,怎么来做好转化(translation)。转化这个名词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但是最近好像很热。就是说学术研究应该多考虑一点社会价值,对社会有多少影响。比如说干细胞研究,不一定马上可以看到经济效应,但是它对人类对社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对一些伦理问题的看法,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科学计划作为一个政府行为,应该采取一些手段措施,来使得科学家更多地去想,去做跟社会,跟经济,跟应用,跟技术,有密切关系那些题目。我觉得这在科学史上是很大的转变。

你看科学从一开始,从德国,后来到英国,非常强调的一个核心或动力是个人兴趣。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欧洲,纯粹是兴趣来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很多科学家做科学研究,没有说要对谁负责。靠他自己家里的钱,或者是靠私人财团的资助。科学的核心动力是好奇心。从事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做科学并不一定要有什么应用。然而很多开始看来非常理论性的研究,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应用,比如青霉素的发现,单克隆抗体,等等。由此导致了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搞好基础研究,其应用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后来科学的重心转到了美国。美国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国家,有了一个科学发现,常常会问这有什么用。到了上一世纪50年代后,政府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来源。政府拿税收投入科学研究,要对税民有个交代。因此科学不再仅仅是让科学家们追求他自己的兴趣,而是要发展我们对自然对人类的认识,产生知识。但那时老百姓一般认可科学不一定要直接产生应用价值,只要对我们的生活,对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的影响即可。科学家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进入20世纪末,科学对技术,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的研究直接导致了IT高科技工业的突飞猛进。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的研究也带来了酸味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加上一些大科学项目的兴起,如阿波罗登月,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有一些可以明确衡量其是否成功的标准。应用也显而易见。特别是这些大型项目往往需要很多科学家的协作努力,使得个人兴趣推居二位。这些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科学的跟商业成分也越来越重。

    记者:在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的与其利益挂钩了。

鲁白:这个问题有两方面。 一是近年来,由于科研经费的申请和科研人员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出现了一个趋势,就是科学家过分地强调科研成果的量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影响因子。科学研究做的好坏,有了一个客观的,可以量化的指标。你发表多少篇论文,每篇有多少次被引用,影响有多大,都可以用这个东西评价。量化衡量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也许是一个必然吧,影响因子有其客观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影响因子,会使科学评估简单化,庸俗化。这个问题目前在中国很严重,长期下去会影响科学的健康发展。要知道各个学科之间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有些工作很超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认可。有些技术方法论文有很高的影响因子,但不一定在科学史上那么重要。一个科学家的招聘,晋升,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完全用影响因子,就不需要专家,不需要对科学的深刻认识理解,也给行政人员干预科学带来方便。更有甚者,就是将科研评估与利益结合起来。有些科学家做科研已经不是对的兴趣的追求,也不是对社会的贡献,而是在同行里面被认可的程度,以及在社会里面的所谓的被接受的程度。还有些科学家热衷于科研成果所带来的利益。追逐随之而来的研究经费,奖金,甚至经济收入,官衔,社会地位,乃至对很多资源的支配,权力,等等。这就把科学变的庸俗化甚至商业化,我很反感这些。我希望科学家要有更多社会责任感,想想对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者对社会意识的进步也好,有所影响。

    记者:下一个话题,刚才提到思维的方式。我不知道西方是不是会同样关注这个话题。你认为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与西方的思维方式,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性在哪里?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跟科学的发展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关联?

    鲁白:先说第一个,东方与西方的思维方式,差异在哪里,体现在科学上面又有什么差别。我觉得这个差别还是蛮大的。东方的,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两个很大的特点。一个特点是所谓的整体观。西方文化擅长具体分析,从组织到细胞到分子,越来越细。而中国人则喜欢从总体来看事物。你看一副山水画,局部的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体的意境,整幅画所展示的气氛。中医看病也是这样。不是说你的肝脏到底哪个细胞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把事物之间的互相关联看得比较多一点,比如看舌苔或把脉可以推断出整个内脏的情况。另外一个特点是平衡,事物之间平衡,比如说阴跟阳的平衡。这反映了一种哲学思想,就是说事物都有两面,你不能过分的强调一面,要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一个平衡,互相制约,这是东方文化,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往往比较就事论事,讲究把复杂的事物分解简化,分割开来,不太注重事物间的关联的研究。过去几百年,西方的思维方式显然是它有优势,它把很多事情研究的非常细,把很多过程以及机理搞的非常透彻。但是到了今天,科学发展到很高程度时候,也开始讲究从整体上来看认识事物,强调互相之间的平衡。随着基因组学的进步,随着对我们遗传信息的更深入地了解,出现一些新的学科,比如系统生物学,强调的不是对一个基因的研究,而是看整个的基因组,它整个变化是什么?不是对某一个过程多细的认识,而是研究每一个子系统之间互相的关系,希望从总体上来看,你这了动了以后,那个会不会跟着动。

    所以我觉得东方的思维方式慢慢的会进入科学研究的主流,从这一点上来讲,也许我们东方人,中国人会有些优势。因为我们或多或少受了这样一个传统的影响,也许在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会更多地从整体的角度思考,或者注意事物之间的关联。也许在世界科学竞争中,我们会独树一帜。不过西方现在也有很多特别优秀的科学家,非常重视怎么样从总体上来研究,怎么样强调这个互相之间的这个平衡跟制约。

    举一个例子,过去大家觉得要用好的车,大的车如SUV,还要跑的快,根本就不在乎花多少汽油。但是这么多年车越来越多,交通的发达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一个很大的伤害,现在已经造成了全球暖化。这就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只强调一面,只强调生活方便的一方面,而不照顾其他方面,造成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伤害。现在回过头再来看这个问题的话,觉得过去的做法是偏颇的,但已经有点晚了。

    记者:再问一下,你所接触的这些国际最前沿的科学家,他们怎么看待科学研究和文化之间或者人文之间的关系?

鲁白:不是每个科学家都是一样,有些科学家很专一,他就对自己的那个研究领域感兴趣,集中一辈子的时间在那里。但是也有蛮多的科学家,会有一些其他的爱好,特别是对文化的爱好。这里大概有几种情况。

有一些是出于社会责任感,而且也不见得是一开始就是自觉的。有些大科学家,比如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的法莫斯。他科学做的非常好,是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又有一些领袖素质。后来社会对于这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这些科学做的好的人,在更高的层面,在大的学科方面,甚至在国家的层面,能够有一种全局的远见,一种战略的规划,对整个学科发展也好,对国家的科技政策也好。要有所突破。社会,历史把这些科学家推到了这样一个位置,让他去更多去思考比较大层面的问题,跟社会有关,跟文化有关的问题。法莫斯后来去了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他最近在想“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认为这个问题要看的比较远,比较深。他说美国为什么要投资到非洲去研究传染病,因为如果那里的传染病流行,会对他们国家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地域不稳定,最终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国投资研究非洲的问题。健康问题往往是全球性的,互相之间有牵动关系。法莫斯是一种代表,就是学科,社会,国家对某一部分科学家提出这样的要求,把这些科学家放在这个位置上,然他们正好也有兴趣,有这个责任感去做这些事情。

    另外一些科学家是比较横向的,他们自己也许有这样一个意识,就是做科学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还有其他的部分,也是很有意思的,也要追求。所以这是一种所谓的生活方式,有那么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家,他把科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而他还有其他的部分,所以就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把科学和文化给合起来,就会创造一些很灿烂的,很精彩的东西。现在这个社会,也对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越来越多的认同感。你不会觉得这样科学家是在不务正业,怎么会去搞这个东西。你会觉得这好像是一种蛮有意思的东西,一种思潮或者是做法,这是第二部分人。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家,比较专一,非常投入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而对其他东西不感兴趣。我觉得这也无可厚非,这是有人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最关键的就是当一个科学家在投入科学研究的时候,他所感到的不是辛苦,而是幸福。因为很多科学家跟我讲这样的话,我自己也有同感,就是你做科学是让自己玩,因为你在探索有趣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方式很有意思,等于没有上下班。很多人上班八小时卖给公司,下班是他的自由。而科学家不是,上班的时间就是在玩,就是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记者:其实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再讲一个教育的问题,也有一个追求兴趣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学生,活的很辛苦,从学校,从家长那里得到很重的负担和压力。怎样把学习变成追求兴趣,真正把一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你有何建议?

    鲁白:这个问题展开来谈可以谈很多,归根到底还是人是为了什么活着,怎样活。我有一次去普林斯顿大学参加新生入学典礼。有一系列的活动,给学生家长介绍大学四年的生活环境,学校课程,研究计划,以及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机会。可是很多的中国家长却对这些不感兴趣,一开始就围着校长说,你们普林斯顿怎么来帮我们的孩子考上哈佛医学院,考上耶鲁法学院,考上好的商学院,等等。雪莉۰提尔嫚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大学校长。她说你们的孩子,这些学生们今天才刚刚踏进校园,你们应该向孩子们灌输的不是说以后怎么出来,四年后要做什么,而是怎样好好的过好这四年大学生活。这四年是他们人生当中最灿烂,最精彩的四年。你不应该一天到晚想的就是目的,下一个目标,而应该多想想这个过程。普林斯顿有世界上最好的教授,有最好的学生同学,有极为丰富的资源。要多想想怎么样使你的四年过的更精彩。多选一些各种各样的课程,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你怎么知道你的孩子以后就会当医生当律师?做了这些就一定会开心?学校会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最擅长而又有激情的事才是最好的事业。还有就是多交一些朋友。这些人以后会奔赴各行各业,是你的孩子以后一辈子的资源和人生演绎。

    中国的教育本身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非常强调目的。你要得学位,你以后要找到好的工作,要赚钱赚的多。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以后,你知道钱多不会给你带来快乐幸福。其实你每天要是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活出味道来,这其实是一个很精彩的人生。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不应该过渡地强调目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说得好。但我觉得这不光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有一个对大众的教育的问题。就是说怎么样能够让大众让整个社会也改变一下过分功利的追求?让大家懂得追求兴趣,享受生活的道理?

    鲁白:我在北大人生事业系列做过一个演讲,专门讲了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的“过程与目的”的平衡,当然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有理想要有所作为,要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但是在这个前提之下,我觉得这个整个的社会包括我们的教育制度,就是太过分地强调了目的。你一定要考上最好的大学,毕业以后要去外企,高工资,待遇好,但你开心吗?你很好地发展了自己吗?有的以后要读什么博士学位,要做博士后,要出国。但那又怎么样呢?你幸福了吗?我们科学家的一个追求是发表论文。过去有一篇好文章发表要高兴好几个礼拜,要请客吃饭。最近有一次我妈问我,你又有什么好论文发表?我说有一篇论文发表在一个很好的杂志上面,但当我收到论文被录取的通知的时候,给我带来的快乐只有五分钟。但是现在有时也庆祝,但不是庆祝一篇论文的发表,而是庆祝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当我们在实验室证实了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的时候,我们会去买酒来大家庆祝。就是说我们更强调的是科学发展发现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最后的这个文章在哪个高级杂志上发表以后的快感。文章发表也许给我带来五分钟的开心,但是整个科学发现的过程给我带来是更多的享受,带来了幸福的体验。所以我非常强调做一见事情要好好地把你自己放进去,进入这个过程,然后好好地去体验,去享受整个过程。

    我再讲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说我们上餐馆吃饭,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不是把肚子填饱,或者说那个餐馆我去过了,目标完成了。所以我们去餐馆比较强调这个菜的色香味,每道菜是如何呈现的;要有好的服务,还要讲究周围的环境,餐馆的装饰,整个气氛,情调。我们会比较强调进餐这个过程,而不是说简单的完成吃饭,把肚子喂饱。那我们做其他的事情也一样,上大学也好,做科学研究也好,去公司上班也好,都应该是追求这个过程,是不是值得欣赏,值得享受。而不完全是强调结果,这件事最后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记者:这个比喻很好。刚才你还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讲了东西方思维差距,而现在西方的科学也在考虑整体考虑平衡了。但是反过来看中国,就会发现中国人做什么事往往是一笔糊涂账,而西方人却很清楚,很有条理。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很高的理想,可是这个理想怎么实现就不知道了。所以大家有很多潜规则在里面搞。你看东西方文化,是不是还是有一个递进的关系,融合的关系?我们怎样向西方文化学习?

鲁白:我觉得历史总是走一个弧圈,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永远不会回到原点。我们今天这个科学回到比较强调整体的这个观念,比较强调平衡,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种玄而又玄的阴阳五行学说,我们因为是有了现代的科技的手段,我们可以来从整体上来描述一个体系,一个系统,所以我们觉得各个体系之间是有关系的,而且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描述互相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整体观也好,平衡也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分析的那个逻辑推理基础上面的一个整体的观念。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所说的全局整体的观念,才比较有现实意义。跟过去的那种很虚很玄的东西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对今天中国而言,要学习西方文化中的讲究效率,讲究具体落实。要有制度,责任人,时间表。要按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记者:讲的太好了。谢谢鲁教授的精彩采访。

鲁白:谢谢给我的机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255-562329.html

上一篇:从容地享受过程的乐趣
下一篇:克里姆特、分离派画家与维也纳
收藏 IP: 116.192.3.*| 热度|

29 赵凤光 刘广明 李土荣 高建国 武夷山 杨易 马德义 印大中 卫军英 张伟 黄晓磊 曹聪 杨鹏程 徐耀 田今朝 严少华 苏力宏 王江新 贾伟 傅蕴德 陆俊茜 贺乐 俞立 crossludo zzjtcm appleson166 zhanghuatian shutom neilcha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