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nxp07

博文

研究表明:撒哈拉沙漠曾经是绿洲

已有 10397 次阅读 2008-12-22 22:43 |个人分类:科学知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撒哈拉从绿洲变沙漠经历漫长过程

  新华网巴黎5月9日电(记者李学梅)提到撒哈拉沙漠,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非洲那片寸草不生的荒漠,不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发现,撒哈拉沙漠原来曾是一片绿洲,它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才变成如今的模样。

  据最新一期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研究小组在德国科隆大学专家斯特凡·克勒佩林的带领下,对位于乍得北部的约阿湖进行了考察。 约阿湖是撒哈拉沙漠中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研究人员记录下湖中沉积层顺序,并将花粉、孢子以及湖内水生生物的遗骸等作为参考物,以分析沙漠地貌的演变过程。

  研究人员最后得出结论说,撒哈拉沙漠原来是被丰富的绿色植被所覆盖,随后植被逐渐消退,撒哈拉沙漠的转变前后共持续了数千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沙漠植物群大约是在2700年前形成的。

美考古报告称撒哈拉沙漠万年前曾绿草如茵(图)

 
  古墓中发现一名特纳人母亲(右)屈膝面对着两名子女,3人双手紧扣,骸骨保存完好。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8月16日电美国《国家地理杂志》9月号发表的一份考古报告显示,全球最大的撒哈拉沙漠1万年前曾经绿草如茵。由芝加哥大学塞雷诺博士带领的考古团队,在撒哈拉沙漠南部一个曾经是湖泊的地区,发现距今1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人类遗迹,显示曾经有人类在该处打猎及捕渔。

  据香港《文汇报》15日报道,遗迹位于非洲尼日尔境内的泰内雷沙漠(当地语言“沙漠中的沙漠”的意思),团队则称该区为戈贝罗。
 
 
考古团队于2005至06年间,在戈贝罗发现约200个古墓,并且发现不少动物、鱼类及鳄鱼残骸。塞雷诺说:“当我环顾四周,发现到处是不属于沙漠的动物骸骨……我明白到我正身处在绿色的撒哈拉。”

  2族群生理差异 同葬一地费解

  报告指,古墓群分别属于两个族群。被命名为基弗人的族群生活于1万至8000年前,以捕猎大型动物维生,他们身材高大,部分身高超过1.8米,腿肌发达,显示他们营养充足。报告又指,当时是撒哈拉地区最丰饶的时代,但在8000年前再次进入长达千年的干旱期,基弗人相信在这期间离开戈贝罗。

  另一个族群称为特纳人,生活于7000至4500年前,他们体形较小,但食物种类较丰富,包括陆上动物和鱼类,亦会畜牧。团队成员对发现感到惊讶:“在研究初段,绝对难以想象两个生理上不同的族群,会在同一地方被埋葬。”

  地球改公转轨道 带来季候风

  古墓中骸骨保存完好,当中最特别的,是一名特纳人母亲屈膝面对着两名子女,周围有鲜花环绕,三人被发现时双手仍然紧扣。骸骨大多佩戴宝石等饰物,并维持着类似宗教仪式的姿势。报告亦指出,在遗迹发现的动物残骸,大部分可见于今日的肯尼亚塞伦盖蒂平原,如大象、长颈鹿等。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大的沙漠,但在1.2万年前,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改变,令季候风短暂性吹到撒哈拉,形成这段

撒哈拉沙漠原为绿洲 藏有大量人类遗骸(图)

考古学家发现的三具泰内雷人骸骨
考古学家发现的三具泰内雷人骸骨

考古学家发现的三具泰内雷人骸骨
考古学家发现的三具泰内雷人骸骨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媒体8月14日报道,多国考古学家经过挖掘考察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人类骸骨,最终证实撒哈拉大沙漠在数千年前的确是气候宜人的绿洲。

  这支由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雷诺带领的考古队原本是想在尼日尔的撒哈拉沙漠中寻找恐龙化石,结果碰巧发现了一座迄今已知最大的石器时代墓葬群,其中不仅有巨大的鳄鱼和恐龙化石,还埋藏有大量的人类遗骸。

  考古学家发现的三具泰内雷人骸骨

  在众多的墓穴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三具体型较小的骸骨,根据放射性碳元素分析,这些骸骨距今约有5000年历史,分别是一名妇女和两名儿童。 考古学家将她们挖掘出来时,孩子的手臂还环绕在妇女的身上,而在她们身下,则布满了干枯的花瓣,考古学家因此证实,在数千年前,撒哈拉是一片鸟语花香、适合人类居住的绿洲。

  这处遗址位于尼日尔有名的泰内雷地区,该区域身处撒哈拉沙漠的中北部,而泰内雷沙漠素有“沙漠中之沙漠”的称呼。考古学家认为发现遗骸的地方在数千年前是一片湖泊,有两个相差1000多年的不同人类族群都曾经在湖边聚居生活,他们分别是距今8000至1万年前的基斐安人(Kiffians)和距今4500至7000年前的泰内雷人(Tenerians)。

  戴犀牛角手镯的11岁泰内雷小女孩

  泰内雷人体型较小,以狩猎、捕鱼和养殖牲畜为生。在举行殡葬仪式时,他们通常会在棺木中放置珠宝作为陪葬,譬如发现的儿童遗骸中,其中一人的上臂就箍了一个用犀牛角雕刻而成的手镯。此外,泰内雷人还习惯将逝者摆成某种特定的姿势下葬。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具成年泰内雷男性骸骨,其中一人的头被放置在一个泥土容器中,另一人保持坐姿,身下是用泥土制成的海龟壳。

  相比之下,基斐安人体格健壮,成年人能长到1.83米。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具基斐安人成年男性的遗骸,他大腿部分的骨骼隆起显示骨骼上曾经长有强有力的肌肉,证明他生前一定经常吃高蛋白的食物,生活方式也比较健康活跃。而泰内雷人的遗骸上就没有看到这样的骨骼隆起。

  考古学家表示,这两个相差千年之久的人类种群都选择在此地居住,并且连逝者都埋葬在同一片区域,实在令人称奇。(欧叶“绿色撒哈拉”时期。

路透社研究发现撒哈拉从草原渐变为沙漠

  新华网消息 据路透社奥斯陆5月8日报道,今天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一度绿色的撒哈拉是在经过数千年的漫长岁月后才变成沙漠的,而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是突然变成沙漠的。这份报告有助于人们了解未来的气候变化。
 


  这份有关撒哈拉沙漠历史的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该报告的主要作者说,目前在撒哈拉部分地区出现了重返绿色景象的一些微弱迹象。

  对乍得北部约阿湖内沉淀物中的古代花粉、孢子和水生生物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地区是从6000年前的大草原逐渐向约2700年前开始的干旱荒芜状况过渡的。

  这是在过去1万年里发生的最大环境变化之一。上述发现对人们过去根据海底沉积物中的证据得出的如下观点发出了挑战:一种迅猛的变化使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形成了。

  德国科隆大学的斯特凡·克勒佩林说:“有关迅猛变化的假设令人惊讶,但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克勒佩林是这份报告的主要作者。该报告是他与比利时、加拿大、美国、瑞典和法国的科学家一起撰写的。

  这些科学家在对3.5平方公里的约阿湖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一地区曾经有草、稀疏的金合欢属树、蕨类植物和草本植物。这个盐湖是由从沙漠深处涌出的地下水形成的。

  气候的逐渐干燥,可归咎于与太阳能量的变化相关的季风的变化,这意味着大量沙尘在大约4300年前开始吹入这一地区。撒哈拉现在的面积相当于美国。

  克勒佩林对本社记者说,如果能更好地了解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就可能有助于气象学家更好地预测全球变暖对今后意味着什么。

  在大约1.2万年前的冰河时代结束之际,当气温升高时,撒哈拉变绿了。温暖的空气能从海洋中吸收更多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变成雨降落到内陆深处。

  他说:“我认为今天我们正在经历同样的情况,全球变暖。”他说,在撒哈拉一大片几乎没有任何可靠气候记录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更多绿色的种种迹象。他说,根据自己过去20年对撒哈拉一些最偏远、最荒芜地区进行的走访,“我看到了撒哈拉重新变绿的一种明显趋势”。  (责任编辑:张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25-52336.html

上一篇: 书籍 :枪炮、病菌、钢铁-我们的未来
下一篇:Culture Shock May Explain Similarity Between Humans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