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shaxing

博文

再议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 精选

已有 8815 次阅读 2011-11-20 20:56 |个人分类:格物释疑|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论文, office, center

再议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

    经过近半年的反复修改,前段时间终于将K君的第一篇论文修改定稿并投出了,不免如释重负,甚至颇有成就感。这是我迄今修改次数最多,花费时间最长的一篇论文。之所以如此,多半在于K君鲜明的个性特点。K君是一个十分聪明、而又好学、好动、肯干的学生,但欲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却有太多的功课要做,甚至有太多不足需要克服。因为本人确信K君为可塑之才,便多花了许多心思在其第一篇论文的修改上。而整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对于研究生培养颇有普遍意义,故而记录于此。

    积我多年之经验,一个研究生的第一篇科学论文的撰写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日后的整个研究水平与成就。究其具体原因,不妨作如下分析。首先,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是第一次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的总结,通过第一篇论文的撰写不仅要对特定课题进行阶段性总结,整理出基本变化规律,分析其物理本质,并要找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课题及其研究方案。刚接触科学研究的学生,多半是懵懂的,他们最初并不清楚科学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甚至得出一大批数据后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如何从繁杂的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总结出基本的变化规律,更不知道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他们需要正确的指引,才能从上述迷惑中解脱出来。

    其次,第一篇论文的撰写是对研究生基础知识与科研潜力的最好检验,同时也能有力促进研究生加强相关基础知识,增强自身科学研究潜力。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及科学规律的总结过程,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需要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

    最后,第一篇论文的撰写是养成良好科研习惯、严谨的学风以及认真的科学态度的关键。这里包括数据的有效性与合理取舍、术语的规范化、科学表述、科学美学、以及从学生向研究者的转变等等。刚接触科学研究者,对数据的有效性与合理取舍往往没有感觉,对规范的专业术语与科学表述缺乏足够理解,缺乏科学美学的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待养成。这一切均需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认真培养,尤其要在第一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把关。

    鉴于以上理由,本人以为,导师在研究生第一篇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应该切实做好如下指导工作:1)严谨的学风与认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2)实验(或理论计算)数据整理及其有效性的判断与合理取舍;3)综合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基本变化规律的总结与物理本质的分析(有时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4)结论的得出以及后续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案的提出;5)科学论文的基本格式,科学术语与表述的规范化;6)科学美学素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而至关重要的逻辑推理能力与想像力,则需要在漫长的科学研究活动中不断增强。

    总之,研究生的第一篇科学论文的撰写至关重要,如能得到正确的指导与良好的训练,他们在日后的研究中将会事半功倍。反之,将严重影响其日后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进步与成就。希望研究生朋友们能从第一篇科学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训练,以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开启希望之门,也为日后从事其它工作找到触类旁通的钥匙。

 

相关博文:

1)    从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谈起

2)    研究生科学论文撰写(5)

3)    研究生科学论文撰写(4)

4)    研究生科学论文撰写(3)

5)    研究生科学论文撰写(2)

6)    研究生科学论文撰写(1)

 

后记)K君的第一篇论文投出一个月后已被Apll. Phys. Lett.接受了,甚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9679-510023.html

上一篇:丹霞和韵 - (2)望海潮 龙虎山问秋
下一篇:湖山秋暮
收藏 IP: 60.12.143.*| 热度|

42 王安邦 刘全慧 黄锦芳 魏东平 刘艳红 陈国文 陈安 郑融 李学宽 武夷山 曾泳春 许晨光 谢鑫 余昕 刘波 杨月琴 吉宗祥 雷栗 李永丹 钟炳 熊李虎 唐常杰 王红磊 张志东 汤旭光 何全华 郭向云 何学锋 杨秀海 虞左俊 鲍海飞 李泳 李冰 苏力宏 李鲲 曾新林 刘圣林 王桂颖 周素琴 crossludo bridgeneer biofans

发表评论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