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工作的师弟师妹可谓一片惨淡。全国各地赶场参加招聘会,一个多月下来身心俱疲。一多半没有找到合适工作。今天几个坐在一起谈心,有失落,也有收获。
当初考研、考博,大家的主要目标是想找一个更加理想的工作。自己的期望也参照当初硕士、博士毕业的情况定位。上学期间并不知道经过这三年甚至五年的变化,就行形势发生了多少变化,更加在大陆,当初别人找工作的时候动用了多少关系。出现自己的期望和现实不对等的情况成为很正常的现象。
大陆在很大程度上的政府主导特色和近年类似追逐GDP一样追求高等教育人数的情况,必然决定很多行业并不需要如此多的继续经历理论学习的人才,并且很多人的学习经历甚至都不能和职业培训相比帮助自己做好未来的工作。当一些政府主导的行业像房地产一样泡沫到一定程度必须收缩的时候,大面积的毕业生将成为受害者,而一些专注于生产房子一样的学校还在拼命的招生维持学校的运行。
经历更高教育的学生往往提前把自己定位在当初认为的那些较好单位,而且这些学生因为年龄更大面临建立家庭的限制,对地域等可选择的余地变得越来越小。
当然具体到个人和专业都有特殊的情况:比喻一个很优秀的师妹从高中开始都追求更好的学校,理想化的专业,先后在武汉大学中文专业大学和研究生毕业,然而这个行业对于当前社会的需求和竞争来讲对一个性格并不外向的孩子很不占优势,班级只有个别学生谋得比较的好职业,这些学生往往是那些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一个性格坚韧,追求完美的师妹当初选择了地质专业,并在中科院读完研究生,期间也一直担任学生会主席等职位,在学生阶段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但偏偏以自己是女生这个条件去争取那些经过这几年更新已经并不稀缺这类人才的地质类研究机构和石油部门的职位。对于这些单位一个老实巴交能适应较多时间出差的男生比一个面临家庭有领导能力的女生要合适的多。
具体到自己想去的单位,在认清自己情况的同时足够了解单位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喻中科院的一个研究所招聘启示看似条件要求并不高,自能符合,但和自己一起去竞争这个岗位的是一些什么条件的同学自己要了解。类似科学院研究所的单位有很多,像这些自己有培养学生的机构,很多研究室的导师趋向留自己培养或者已经有合作的学生,看似正在大力扩张的机构,已经出现自己培养一些博士申请推迟毕业等待下一年招聘计划的指标,你看着公布的要求就去花很多时间和别人盲目竞争是不是合适?
总之还是之前的一句话,淡定点,看清国情,机会有很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000-509932.html
上一篇:
现在都玩自己封博客了,跟不上啊下一篇:
党啊,停下你的脚步等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