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Gondwana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我们课题组的一篇研究论文。现把该文摘要简单编译如下:
摘要:华南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之下的基底组成和形成一直是困扰地质学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福建北部的福鼎内窗(Inlier)是东南沿海少数几个基底出露点之一。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地层学、沉积学研究表明,福鼎内窗由三套地层组成。上石炭统碳酸盐岩组合包括硅化微晶灰岩、硅化生物屑微晶灰岩和硅化亮晶鲕粒灰岩,属于碳酸盐陆棚、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浅滩环境。下二叠统细碎屑岩组合由碳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和千枚岩组成,夹少量岩屑砂岩和微晶灰岩层,属于陆棚和前三角洲环境。中生代粗碎屑岩以砾岩和粗砂岩为主,属冲积扇和山间河流沉积环境。细碎屑岩Nd同位素、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数据表明,晚古生代福鼎内窗属于华夏武夷地体的一部分。二叠纪砂岩中以主峰形式出现大量的280-360 Ma碎屑锆石,这些锆石的εHf变化于-34.3 ~ -3.1,指示其来源于新生地幔物质与太古代基底的岩浆混合。福鼎内窗碎屑岩的碎屑组分的物源区分析,指示其物源很可能来自其东部或北部紧邻的华夏武夷地体。根据碎屑锆石组成和火山岩屑的出现,推测物源区内还应存在一套时代为280-360 Ma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的板块构造背景为大陆弧或板内裂谷环境。基于相似的碎屑组成和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我们认为,韩国东南部Yeongnam地体、台湾大南澳杂岩在晚古生代很可能与福鼎地区一起,同属于华夏地块的武夷地体。
科学问题:政和-大浦断裂以东的浙闽沿海地区,现今地表90%以上的面积被晚中生代火山岩-侵入岩所覆盖(Gilder et al., 1996; 王德滋和周新民等,2002;周新民等,2007),仅零星地以“天窗”形式出露少量的古生代沉积岩系,如福鼎南溪(施央申和刘寿和,1980;吴歧等,1990;应中锷等,1994)、青田芝溪头(朱德寿等,1994,1995)等。长期以来,中生代火山岩之下基底沉积岩系的分布及地质特征一直是困扰地质学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
浙江区测队(1972)首次在福鼎南溪天窗内发现一套浅变质岩系,并在所夹的硅化灰岩中发现Neostafflla sp. 等蜓科化石,确认了石炭系地层的存在。施央申和刘寿和(1980)认为该套地层是石炭系“复理石沉积建造”,进而提出在闽浙沿海火山岩之下存在海西-印支地槽褶皱带。王鸿祯(1986)据此在“中国古地理图集”中,编绘出晚石炭世“福汕海槽”。浙江石油勘探处(1991)在该区进行1:2.5万地质填图,认为该区西部为下石炭统,东部存在上石炭统,中部复成分砾岩为下、中侏罗统沉积,不整合于石炭系之上。应中锷等(1994)在西部原定为下石炭统千枚状粉砂泥岩所夹的灰岩中获得牙形刺,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东部灰岩所获的牙形刺为中石炭世。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对福鼎南溪天窗内的沉积地层及其大地构造属性仍然争论很大。
2011 Hu et al. Geology of the Fuding inlier in southeastern China.pdf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