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中祥老师今天写了一篇非常好的博文“科研:挖一口能出水的深井”【1】,我看后感觉受益匪浅,但马上联想到了郭德纲的相声中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搞笑的段子。大概的意思是由于看反了图纸,把“砌烟囱”的活干成了“挖井”的(或者是反过来的)。其实现在做科研的人,大概也有这么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地下拼命地挖深井希望出水的,另一种则是砌一个大烟囱等着它冒烟的。从当下的情况看,似乎愿意修烟囱的多于愿意挖井的。
关于挖深井取水,很重要!林老师在他的博文已经说得很到位了,我本不打算再班门弄斧或者画蛇添足了,然而关于修烟囱,我还打算在睡觉前再随便聊上几句。挖井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取水,修烟囱的目的则是为了排烟,进而加快炉灶中的气体流动使其更好烧。如果类比到学术研究中,挖井是在默默无闻地做有深度的工作,在出水之前,干活的人可能会“埋没”在井坑之中,很长时间(至少在出水之前)多半并不为人所知,而且井挖得越深,可能被人看到的机会越少,所以闷头儿搞基础研究的学者可能埋头钻研得越深,知名度越低。修烟囱则不然,只需把一圈砖磊起来,周围的人就会注意到(除非不想让人知道把工地围起来),而且烟囱修得越高,注意的人会越多,最后高高矗立的烟囱即使不冒烟,很远很远处的人都能看得到,倘若烟囱开始冒烟,那影响力就更大了。从这个意义上看,修烟囱可以类比为那种很有“显示度”、很露脸、很“火”的研究工作。堆积起来的显示度越大,关注的人越多,只要开始出成就(冒烟),科研经费和课题就会像空气一样源源不断地涌来,然后形成“良性循环” ,越来越红火,就像炉子在烟囱好用时越烧越旺一样。
照这么看,似乎“修烟囱”型科研更有出息,其实也未尽然。想修起一座够高的烟囱,只会在地面上码砖恐怕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地基,烟囱不可能修得很高,即使勉强堆了起来,也很不牢固,容易损毁,所以修烟囱之前必须像挖井一样去挖地基。实际科研也是如此,只做浮在表面上的有显示度的研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适当的基础,否则不但达不到高度,也不能维持得太久远。不独科研,在很多领域也都一样,只求大干快上,不注意打基础可能早晚会出问题。
一个人,到底选择挖井还是修烟囱,要看个人爱好和性格特点,也要看他或她当下正处于什么阶段和状态。如果是能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钻研问题,基础也很好,而且并不急于出那种短平快的成果,则不妨去“挖井”。如果思想和行动都很活跃,比较外向,又等不得慢工细活地钻研艰深的科学难题,却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搞定一些东西(成果、申请书之类),可以考虑去“修烟囱”,还特乐意抛头露面的,却未必适合去“挖井”(一定去挖,可能会挖出很多浅显的井坑,未必能坚持到一口井出水)。大到整个学术界中,小到某个课题组,人才应该是多样性,不能所有的人都去“挖井”,也不能所有的人都去“修烟囱”,只有把两种类型的人很好地结合起来,彼此取长补短,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参考:
【1】 林中祥:科研:挖一口能出水的深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177&do=blog&id=467993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