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C和海鲜混吃究竟会不会中毒?
看到肖重发老师的博文《砷化物:药物还是毒物?》让我大吃一惊。博文写得很有意思,但是确有微瑕,有读者指出来了。当然,我也去读了松鼠会的文章,作者没有说到要害上,这反倒鼓励了肖老师对错误认识的继续发挥,第二篇博文出炉。
1. 维生素C和海鲜混吃有毒是流传了7-8年的一个恶搞。(http://www.security-faqs.com/shrimps-vitamin-c-and-arsenic-make-for-a-fishy-hoax.html)
2. 海鲜,尤其是虾(还有贝类)富含砷(13~40mg/k鲜肉湿重),但是,不要担心,海鲜中的砷是以几乎无毒的有机砷的形式存在,其中虾中绝大多数(80%)是以三甲铵乙内酯砷(asenobetaine, AsB)存在,贝类中主要是二甲基砷核苷衍生物((dimethylarsinylriboside-derivatives,或砷糖(arsenosugars)。
(为什么砷的含量会这么高?海虾(尤其深海虾)喜好以吞食一种特殊的海洋细菌(chemolithoautotrophic bacteria),这种细菌集中在海洋火山口附近,在利用热能的同时,还将喷发物中大量砷转变成无毒形式的有机砷。)
3. 虾肉中的asenobetaine毒性极低(1g/Kg体重)、结构稳定。动物(大鼠和兔子)实验表明,AsB吸收后在体内不会沉积,大概3天就基本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大鼠75%,兔子98%);另外,AsB在体内不会发生任何形式的变化,这提示AsB极其稳定,而且体内没有负责对其进行转化的酶促反应系统,区区维生素C有如何能是使AsB发生还原?匪夷所思。人体体液、血液中有各种各样的还原剂,维生素C是一种;维生素C主要为体内的酶促还原反应(主要是羟化反应,包括生物活性物质的羟化修饰,甚至肝脏解毒中的羟化修饰作用),至于微生素C能否作为还原剂直接参与非酶促反应,至少(在我掌握的有限知识范围内)是没有证据的。
4. 个人经历和体验不能作为证据。没准你喝的那瓶饮料过期了,或其它什么原因。从描述上看,不像是砷中毒,更像是食物中毒。为什么?大家自己琢磨看看?不能逮着个症状就往上乱套。
4. 结论大家自己下。
参考资料:
【1】Larsen EH, et al. Arsenic speciation in shrimp and mussel from the Mid-Atlantic hydrothermal vents. Marine Chemistry. Volume 57, Issues 3-4, July 1997, Pages 341-346
【2】http://en.wikipedia.org/wiki/Arsenobetaine
【3】http://serc.carleton.edu/microbelife/microbservatories/nevadahotsprings/alkchem.html
【4】Vahter M, et al. Metabolism of arsenobetaine in mice, rats and rabbits.Sci Total Environ. 1983 Sep;30:197-21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