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l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stly 研究興趣:學科制度、學術傳播

博文

期刊分层:从物理视角到社会视角的嬗变 精选

已有 6670 次阅读 2011-6-6 19:3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期刊分层:从物理视角到社会视角的嬗变

刘 宇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  200444

 

随着近现代科学制度的建立,期刊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工具之一。特别是二战以后,由于技术革命的影响,科技文献经历了一段指数增长期。相应地,学术期刊的种数也急剧增加。在我国,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间,学术期刊的种数就增加了近10倍。学术期刊的蓬勃发展带给人们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从让人眼花缭乱的学术期刊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行为无可避免的需要经历一个评价的过程,期刊评价研究由此应运而生。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术界就开始了对期刊之间等级秩序的关注。但一直到90年代之前,期刊评价研究仍然处于一种非制度化的阶段。这一期间期刊评价研究的主体主要由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或图书馆学研究人员构成。他们的研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解决图书馆采购工作中的期刊遴选问题。90年代之后,期刊评价研究进入了组织化、制度化阶段,研究主体由个人转为专门的评价机构,研究方法也日趋完善,研究工具也更加科学和全面。制度化的期刊评价产生了大量的评价成果,然而,伴随着期刊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期刊评价机构和评价结果的批评和质疑却也一直未曾间断。相较之下,这类批评在90年代之前却非常少见。一般来说,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是越来越深入的,也就越容易就某一研究客体达成共识。期刊评价研究却有悖于这一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现象发人深省。

从我国期刊评价的实践和国内外期刊评价学术研究的历程来看,期刊评价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一个从信息密度——影响力——学术质量的演变过程。然而,这些评价的落脚点均未能抓住导致期刊之间等级秩序产生的本质原因。事实上,学术地位的差异才是期刊等级秩序产生的根源。目前通行的期刊评价是根据文献计量指标综合值的大小,将期刊分成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与非来源期刊,ABC……等若干等级)。这种评价方法所产生的等级结构不能有效地反映期刊之间学术地位的差异,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批评。

正如默顿所说:“荣誉性承认不但会为获得者带来荣誉,也会为提供者带来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说,授予荣誉比获得它更为神圣。通过它对那些证实了优异的荣誉获得者的可能的影响,以及对那些还必须展示其素质的新手们的影响,荣誉性承认和工具性承认结合在一起。”[1]582因此,期刊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投稿人和用稿人之间的互相博弈。在长期的博弈过程中,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形成了对期刊学术地位的基本认知。对这一点的忽视恰恰是现行期刊评价体系的致命缺陷。在文献计量学者的眼中,期刊是客观的认知对象,因此可以像认识自然世界一样用冰冷的量化方式进行描述和揭示。然而,即便是计量学者特别倚重的文献引证中,也充满了那么多不客观的复杂动机和目的性选择[2]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指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由他所占有的资本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和资本总量作决定。由投稿人和用稿人之间互动所形成的期刊的社会性,使得我们可以用“场域”理论的视角去审视期刊的学术地位。如果一份期刊办刊经费充足,刊物可能进行更为精美的装帧印刷,在给读者带来视觉审美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术共同体对它的认同。这使得从经济资本的视角去揭示期刊的学术地位成为可能。如果期刊的作者群、主办单位或主编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容易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难推断该期刊也有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学术认同。此类要素就组成了期刊的社会资本。如果期刊刊登的论文质量较高、信息量较大,必然会在学术界获得较高的学术地位。这类似于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个人如果获取社会地位的过程。最后,现有期刊评价体系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他们所使用的各种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对揭示和强化学术共同体对期刊的认同起到“符号暴力”的作用,这说明我们从符号资本的视角理解期刊的学术地位是可行的。

现行的期刊评价研究难以逃脱物理视角的窠臼,局限于通过计量手段研究其中所谓“客观”现象,它本质是一种经验性的描述,未能从学理上解释期刊等级差异的现象。期刊是社会化产物,不把它放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学术交流系统之中来考察难以正确认识期刊的本质。期刊分层理论的构建和提出,恰恰为从学理上理解期刊的等级现象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视角,同时它也符合揭示和解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普遍规律。因此,期刊分层是人的社会分层的延伸,期刊分层理论体现了期刊评价从物理视角向社会视角的嬗变。

 

参考文献:

[1]默顿. 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 [M]. 鲁旭东,林聚任,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2]Case D, Higgins G. How can we investigate citation behavior? A study of reasons for citing literature in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51(7):635-645.

 

联系方式:

刘宇(1982- ),男,博士,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讲师。histly@gmail.com

通信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    邮编:200444

 

(刊登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16(1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650-452347.html

上一篇:表弟要去UIC读博了
下一篇:开放式同行评议
收藏 IP: 115.174.189.*| 热度|

12 文双春 武夷山 赵星 何学锋 陈辉 王启云 王守业 曹聪 魏瑞斌 章成志 周春雷 王琳琳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