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把交椅-胡锦矗教授 精选

已有 14973 次阅读 2008-11-1 18:11 |个人分类:人物风采| 大熊猫, 兽类学家, 胡锦矗

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把交椅-胡锦矗教授

 

读到王汉森先生的博文《熊猫之父潘文石教授》(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724 ), 我留言:“先生在大熊猫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很受人敬佩。但要以熊猫之父冠名还是有些不妥。我国的胡锦矗(四川南充师院)先生一生从事大熊猫生态保护研究。再早一些,鸟类学家郑光美院士很早也发表过大熊猫的研究论文,动物研究所的朱靖先生也很早开展过大熊猫研究。”

 

我没有反对王汉森先生的意思,也没有对先生的成绩有怀疑,更没有对他不敬,只是对“熊猫之父”的称呼有些不同意见(个人之见)。记得媒体上曾经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院士)的称呼。先生的功勋举世闻名,“杂交水稻之父”当之无愧。不知怎么后来新闻媒体又给谢院士一个“杂交水稻之母”的称呼,这就显得有些滑稽了。谢院士对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一定是有突出贡献的,但不需要非要冠以“杂交水稻之母”的称呼。

 

胡锦矗先生是中国兽类学界的老科学家,曾担任兽类学会副理事长。先生一生致力于大熊猫的生态和保护研究,弟子众多,处世低调,淡泊名利,性情谦和,和蔼慈善,可敬可亲。在网上查到有“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把交椅”的称呼,我很赞成这个称号,名副其实。从我本人掌握的信息看,在大熊猫生态和保护研究上,综合评价的话,先生应该是列为第一位的。在我的眼中,他是不是院士的“院士”。他的人品和学识,在兽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新近的著作有:《大熊猫研究》(2001, 上海科技出版社)、《追踪大熊猫的岁月》(2005,海燕出版社)。

 

(王德华 2008.11.1) 

************************************************

下面是百度的信息:

 

胡锦矗,世界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四川开江县人,1929年出生,195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生物系。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历任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所长、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兽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动物园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大熊猫研究工作,对保护大熊猫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一等奖获得者。

  1973年前先后从事脊椎动物学教学和研究、长江水产资源研究。19741977年组织和领导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19781984年代表中方专家组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研究保护大熊猫,并兼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1985年后从事研究生教育,先后三次带领研究生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大熊猫研究项目。发表论文近200篇,专著23本,先后获省部级奖14项。1987年国家科委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的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

  其代表著作有:

1.《卧龙的大熊猫》

  2.《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

  3.《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生态生物学研究》

  4.《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二卷兽类)

  5.《大熊猫的风采》

  6.《九万里熊猫故乡考察记》

  7.《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8.《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等。

 





(照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45062.html

上一篇:新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的反响
下一篇:谈谈如何选择科学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4 王汉森 刘进平 lixiaomin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