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芹的纤维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yq 用心去做,让世界多一点温暖

博文

木纤维毛巾 竹纤维毛巾的特点

已有 2819 次阅读 2011-5-19 22:5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木纤维毛巾采用纯天然纤维加工而成,具有天然环保、不沾油、不沾灰、见水就新、抗菌、抗静电等特点,是家庭清洁的好帮手,根据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依赖“水、空氨基酸、糖份、脂份”五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而病菌就是一种微生物。那么根据这一原理,在纤维加工过程中利用了生物技术首先剔除了糖份和脂份,使病菌在产品上因缺乏滋生和存活的起码条件后,很快地死去。此外还根据物质相互引力的原理,在原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增加了去静电的生产工艺。静电的消失不仅解决了无静电工作环境的需求,同时对外来物质的附着力也大大地减弱,使产品具备了见水就新,防臭、防滑、防腻;方便好用、省时、省力、省费用;去污美容,能防止细菌交叉感染等优点。这些都是其他纺织品无可比拟的新品质。

       1、竹纤维是什么?竹纤维就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专家指出,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竹纤维纺织品因其完全复制了竹纤维的固有特性,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需求量逐年上升。

  2、为什么说竹纤维毛巾能够抗菌、抑菌?科学家发现竹子里面具有一种独特物质,该物质被命名为“竹琨”,具有天然的抑菌、防螨、防臭、防虫功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棉、木等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殖,而竹纤维制品上的细菌不但不能长时间生存,而且短时间内还能消失或减少,24小时内细菌死亡率达73%以上。经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上海微生物研究所的检测证实了以上结果。竹纤维织物的天然抗菌、抑菌作用在经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其原有的活性,对人体皮肤不但无任何过敏性不良反应,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现已大量应用于口罩、绷带、手术服、护士服等医用防护品和毛巾、袜子、内衣、床上用品等亲肤日用品。

  3、为什么说竹纤维毛巾不发霉、不变味、不发粘?棉毛巾本身不具备抗菌、抑菌功能,之所以发霉、变味、发粘,就是细菌在毛巾上大量繁殖的结果。而竹纤维毛巾为什么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它自身具备抗菌、抑菌功能,细菌在其上面无法繁殖,甚至是无法生存。所以竹纤维毛巾即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也不发霉、不变味、不发粘。

  4、为什么说竹纤维毛巾不变色、不板结?棉毛巾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暗,变色、发硬,这是由于棉纤维中含有目前无法去除的植物蛋白等物质造成的。这些物质与人体皮肤所分泌的油脂、盐类和毛巾上的细菌分泌物、以及水中的钙镁离子等物质接触后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并吸附在毛巾上。使用时间越久这种现象越严重。而竹纤维经过了彻底地脱脂、脱糖、脱蛋白处理,阻止了这些物质在竹纤维毛巾上产生化学反应。所以竹纤维毛巾不论使用多长时间都不会出现变色、板结、发硬现象,始终保持柔软、清爽、光鲜。

  5、为什么说竹纤维毛巾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竹纤维是多孔性纤维,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椭圆形的孔隙。这种特殊的结构决定其可以在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水份,其吸水性是棉的1.5倍。天然横截面的高度中空,使得业内专家称其为“会呼吸”的纤维,还称其为“纤维皇后”。竹纤维的吸湿性、放湿性、透气性居各大纺织纤维之首。

  6、为什么说竹纤维毛巾具有美容功能?裸露在空气中的肌肤难以避免各类细菌、螨虫的侵袭,这些细菌、螨虫在肌肤上会快速繁殖,从而感染肌肤,影响人体健康和容颜美,为此人们开始频繁出入美容院,使用高档美容护肤品。其实大家忽视了一个最关键的环节,那就是清洁皮肤。在洗脸洁肤后用传统毛巾擦干时,本已清洁的肌肤又重新被毛巾上的细菌和螨虫所污染,高档美容护肤品的作用全因一块布满细菌和螨虫的毛巾而大打折扣。只要您还在使用不能抗菌、抗螨的毛巾,您就没有找到洁肤美容的关键。竹纤维毛巾本身具有抗菌、抗螨功能,完全解决了因毛巾而造成的细菌、螨虫的二次污染问题。另外竹纤维的多孔性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能够有效清除老化皮肤及化妆品残留,这是普通毛巾无法做到的,只有竹纤维毛巾才能还您一个洁净的肌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3019-445964.html

上一篇:常见织物的布面风格
下一篇:涤纶超细纤维用什么样的染料
收藏 IP: 61.51.77.*|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