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的需求是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在全球金融动荡的条件下,在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宏观上,我国的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显得很迫切。
但是,有很多因素在阻塞这种努力。
本博文限于谈学科层面的。
首先的一个因素是:起点层次的低矮。无论是对成熟的老学科还是对发展中的新学科,无论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性学科,还是面对当前一时需求的应用性工程课题,甚至于具体的技术应用,均是在一个平台上来评价:发表论文,或者是赚钱。
这样,一个逻辑性的链条就是:大学4年,研究生3-6年,就开始了创新性研究工作。各高校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上,创新性被作为显而易见的标签。
这是文字游戏性的。因为,在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要求有相当的学科积累才有可能进入创新性研究工作。
目前的这种一刀切的高校创新模式反而淡化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大大降低了研究生在毕业后进入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更为不合适的是,也大大推迟了研究生在毕业后成为行业科技骨干力量的时间。
第二个因素是:需求推动力没有传递性。一般地说,对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很有需求的单位会通过某种途径而要求研究性单位给予解决。这有多种层次:1)现成技术的移殖性应用;2)开发性技术中的难点,或关键点;3)长期性存在的行业性瓶颈。
对于现成技术的移殖性应用,由于一般的单位都能完成,因而成为抢手货。但也仅限于此。在很多学科,为了打败可能的竞争者,一般地说,出于不同的考虑,完成单位会着眼于隐盖其技术层面的落后性(本单位),甚至于贬低创新性技术(它方单位)。这种商业化的行为在目前的科技界已是公开的秘诀。
这种商业化的活动直接阻塞了对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的直接要求。生产单位的需求没有成为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没有传递出去。
相反的,在商业化的操作下,有能力搞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成员被边沿化。而没有能力搞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成员反而成为主角。在经历10年左右的时间后,一般地说,该单位在实质上已经退化为一个技术服务型企业。
对于开发性技术中的难点,或关键点,由于争论很多,而牵头单位为了维持自身的领导地位,一般地说不愿意第三方了解更多的信息。其次,为了隐蔽本身的研究工作路线或理论考虑,也不愿意向学界公开有关的细节,更不愿意承认失败。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获得成功的气泡满天飞舞。客观上,直接的否定了该开发性技术中的难点的存在性,或关键点对学科创新性的需求。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普遍性是令人难忘的。其社会后果也是可怕的,科技队伍作为整体逐步失去公众的信任。
对于长期性存在的行业性瓶颈,任何时候都是大家关注的。由于这个层面上的问题是国家性投资的,或是大单位投资的,钱多,而能否解决则希望不大。因而,是各高校、研究所争夺的重点。由于竞争性太强,大家把精力都投入到写申请、答辩、公关等活动上去了,结果真实的论题本身反而被淡化了。反正是拿到手就是成绩,而由这个成绩单还能进一步的奠定自身的独霸地位,何乐而不为呢?一旦到手,为了避免煮熟的鸭子飞了,也是要玩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获得成功的气泡满天飞舞的。而失手的单位无论多能,也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这种非此即彼的垄断性阻塞了行业性瓶颈对创新性需求的作用范围和作用程度。
在个人层次上,这个模式也是一样的。大小尺度不同而已。
第三个因素是个人层面的,对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需求的定位错误。急不可耐的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不愿意拿出精力打好学科基础。主观上感觉到就差一小步就解决问题了,因而怯而不舍。在经历一两次失败后,自信变成自卑。也就退出了。
对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需求的定位错误的本质是学科素养不足,尤其是基本理论上的素养不足。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一旦拿到高级职称或学位,就在心理上认为自身有了搞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能力,如果有人否定或怀疑,则怒目以对。而如果没有拿到相应的待遇,或是没有拿到自认为应该拿到的科研项目或经费,则奋奋不平。这种人太多了,不管是在奋奋不平状态中也好,还是在得意忘形状态中也好,这类人几乎不可能接受和理解对科技创新性研究工作实质性需求,也就谈不上传递出去了。
在以上三个方面的阻塞下,科技创新就成为宏观管理操作层面上的事情。而实际的需求者和有能力完成者间的壁垒始终保持。
我国应该能在最近十年打开这个结。此后,拼搏理论水平的一场混战就开场了。
因而,我建议研究人员拿出精力来:学好基本科学理论。退出商业化混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