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抄袭?(110401)
闵应骅
最近关于学术不端行为谈论得比较多。李连生因科研项目推荐材料被发现存在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所获的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被科技部撤销;方舟子搞了一系列的学术打假;还有什么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有市场,有大学使用;肖传国坐了5.5月的牢;李秀卿又说方舟子自己就抄袭。如此等等。我对这些具体事例并不感兴趣,但是,我觉得,什么叫抄袭需要澄清。既不要缩小,也不要扩大化。例如有人说:“只要发现嫌疑文章出现了与原作者相同的错误,就可以判定为抄袭。”这显然是不对的。科学上沿用某些错误多少年,最后发现错了,是常有的事。
我这里说的不是说法律上如何定义抄袭,而是关于学术上的抄袭。我以为,被抄袭的东西应该有以下特性:
1。权威性
人家的东西很权威,得到广泛认可。你引用它,也许能增加你的东西的可信性。这时候,你当然要把人家请出来给你壮胆。不引用它,算你自己的,那是缺德。一些并不权威的东西被人抄袭,无非是像被人家偷了一件不值钱的东西而已。
2。时限性
几十、上百年前很经典的东西可能不需要列出参考文献。例如,微积分在成千上百的领域不知道用了多少次,就没必要把牛顿、来布尼兹的文章都引上。每一个科研工作都是在别人基础上,没什么好奇怪的。
3。创新性
你的创新点总是针对人家的工作基础,人家的工作当然应该被引用。问题是:如果自己没有创新,而把人家的创新点窃为己有,那就真是抄袭了。即使不是成段抄,也是抄袭。如果你是做了一些新的试验,来验证人家的理论和方法。那你必须说明你是做了试验,理论和方法是人家的,应予引用。
如果是为了毕业、拿学位、升职,没什么创新,甚至没做什么技术工作,又要出论文,那么,抄袭就不得不做了,甚至请人代笔、买文章。这种事其实不属于学术界,放到学术界来处理也可以。但那主要靠学者的自律。文人要讲文德,古已有之。几十年前,批评知识分子,“知识越多越反动”。其实,知识分子自己要好自为之,不要老靠外力。
4。学术性
学术性的贡献,属于人家就应该引用。但是,有些非学术性的描述、说明、趋势等等就不一定要列参考文献。例如,中央文件、政治口号,也许一字都不能改,必须抄录,这不能叫学术不端。序言部分可以切中主题,自由发挥,也没有抄的必要。有人说:我英文不好,抄一段人家的序言,行吗?不行。你学习人家怎么使用一个恰当的动词、一个广为采用的名词,这都可以。其实,抄人家的序言往往不能表达你自己的研究动机。
5。目的性
科普文章没什么可抄袭的。抄袭了也没有什么科学上的贡献。当然可能有侵犯著作权的问题,那是法律范围的事。科普文章一般没有参考文献,因为看科普文章的人很少会有扩大阅读、进行研究的欲望。所以,在科普文章上加上引文,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给出一个很惊人的观点,怕人家不接受,你可能会说明原始出处,或者你要反驳人家一个观点,也许你会想给出人家观点的出处,以便有的放矢。
知识分子应该对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学术不端感到羞耻。知识分子为什么不能讲点文德而自律呢?当然,开发和使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其实也很愚蠢,最多起到一点威慑作用而已,但这个作用长久不了。几个字的抄袭肯定不算,因为那篇篇都有。累积起来,更不科学。例如,一篇文章里有多少“的”字?恐怕不下好几十吧!你说那是抄袭吗?如果整段,几百、几千字的抄,那当然属于抄袭。可抄袭者也不是笨蛋呀!他加几个逗号、几个“因为”“所以”“然而”之类的词,你就测不出来了。所以,只能从小就教育读书人,文人讲文德,不要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
现在写书的人很多,所以我们出版界很热闹。有的人把别人的东西整理一番,说是XXX著,这当然是欺世盗名。而编教材的人更多。教材本来是编的,不可能是教师自己创造的。但编有体例、系统、由浅入深、适应对象等等要求,也是各有不同的。拿别人的教材整章、整段的抄袭也是不道德的。这也靠自律,因为抄一本刚刚从国外带回来的书,国内审查人还真不一定审得出来。文人要有文人的气质,文人要有文人的面子。文人要有文德,医生要有医德.这些东西显得似乎已经过时,但是,作为知识分子自律,我觉得还是有用的。
方舟子被指抄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428556.html
上一篇:
福岛核电站做没做故障树分析?(110329)下一篇:
随机性(Randomness)(1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