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可谓这个时代最时髦的词了,它从早期的经济学概念发展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等的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创新。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存在哪些误区和障碍?怎样才能拥有非凡的创新能力呢?
何谓创新
当我们谈及创新,总会联想到像爱迪生、卓别林、爱因斯坦以及弗莱明这些有着传奇色彩的发明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们,可以说他们的名字就是创造力和创新的代名词。
爱迪生,一生拥有近2000项专利,20岁多岁就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公司,他把发明转化为产品,促进了新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无法可想的事情”;卓别林和爱因斯坦更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艺术和科学的舞台上以超人的智慧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弗莱明在偶然中发现了溶酶菌和青霉素,当时很多人认为是幸运之神对他特别眷顾,然而在这看似偶然的背后如果没有非凡的想象力,就只能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创新是一种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学之父奥斯本更是把想象力当成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的。 创新的误区人们通常认为创新是天才和艺术家的事情,跟普通人没有太多关系,而且创新需要经验的积累,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对创新的误读。那么,创新到底存在哪些误区呢?误区1:创造力属于艺术家 在艺术世界,创造力总是首先被赞美。罗丹,开创了全新的雕塑时代;毕加索的一生都是与自由、探索和创造联系在一起的。当你在“思想者”前驻足,定会感受到作品深沉的美,艺术的创造力果然震撼人心。然而,对科学来说,创造力是如何体现的呢?让我们来回顾“生命旋梯”的故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的基本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DNA)具有一种双螺旋的结构。两个年轻人凭着有限的生化知识和晶体结构数据,加之非凡的想像力和洞察力提出了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模型。 DNA的双链反向并行、碱基配对,其结构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这一重大发现被认为:引起了生物学的一场伟大革命,为探讨遗传的化学基础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此后不久,遗传密码问题就被完全阐明。由于这一伟大科学成果,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奖。现在再回头看看DNA这一奇妙的双螺旋结构,还有谁不叹服科学同样需要创造力呢。误区2:创造力需要打好基础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语,强调基础扎实的重要性,似乎等到基础打好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是,知识经验基础的重要性有可能被高估了。梵高,一位极具个性的画家,在30多岁时摒弃了一切原有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他并不理会学院派的种种教条,而是用独到的眼光看世界,用生命的热情作画,最终登上艺术巅峰。因此,创造力不等于经验的积累,也不依赖基础的扎实和技能的完善。误区3:创造力是智商的函数 研究显示,智商和创造力之间不呈正相关,高智商人群并没有体现出比常人更高的创造力。而有些智商不是很高的人却展示了出奇的创造力。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他在评价自己时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创新的心理障碍如果说并非智商越高越有创造力,那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存在哪些障碍呢?障碍1:缺乏勇气 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冒险精神,不惧挫折和失败。独树一帜的好莱坞电影导演伍迪·艾伦曾经说,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挫折,这表明你做事求稳求保险,没有很大的创新性。因此,害怕犯错、干傻事、遭遇挫折,都有碍创新。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犹他大学人类遗传学教授马里奥·卡佩奇在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为什么会成功?是因为我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做放弃!”可以想象,这位战乱时的流浪儿,从小历经坎坷,成年以后致力于生物学研究,他所从事的“基因打靶”研究长期得不到NIH基金资助和同行的认可,但在这种环境下,他依然坚持不懈,从未因失败而气馁,也未因困难重重望而却步。障碍2:从众心理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会有从众的心理,即言行举止希望符合规范,不要出格,不要标新立异,要获得群体的认可。如果穿着不符合规范,会被认为是奇装异服;说话不规范,会被认为是奇谈怪论;行为不符合规范,便被认为是罔顾公德;想法不符合规范,可能被认为是精神分裂。所谓枪打出头鸟,就是这种心理的写照。然而,符合规范的需求往往使人缺乏创造力。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他的许多观点和行为与众不同。一般认为,被选入美国科学院是科学家进入精英群体的必经之路,他却觉得没有必要去就范常规,拒绝加入美国科学院。他说,被常规束缚,无异于固步自封,会抑制你的创造力。障碍3:过早下结论 当一个新的想法在酝酿或提出后,人们倾向于使用批评和怀疑的态度,最常听到是:“这不可能”,“不对的”,“有人已经做过了”,“这里有一个问题”,“是的,但是……”阿尔维德·卡尔森因发明用左旋多巴胺治疗帕金森氏症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他曾开玩笑说,一般诺奖得者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在其工作刚发表时,人们会说“那绝不可能是对的”。过了一段时间,当其他实验室证明了其正确性时,人们便会说“那的确没有错,但这个发现并不重要”。又过了若干时间,历史证明了其正确性和重要性时,有人又会说“这个发现的确正确也非常重要,但不是他第一个做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把批评放在一边,学会容忍,接受新事物、新发现。 另外,还有一些个性心理障碍,包括像沉沦沮丧、缺乏激情或激情泛滥、过多地讲究条理性以及太执着钻牛角尖等等,这些负面情绪一旦弥漫开来,都将成为创新的大敌。 创新的文化障碍 创新不仅有个性心理上的障碍,在文化传统上也存在障碍,比如过于讲求逻辑和过早失去“游戏”的天性等。障碍1:服从于逻辑 科学的逻辑性似乎与创新文化相悖。科学非常讲究理性思维,而创新则有时要凭感觉;科学研究讲究分析、归纳,而创新则需要直觉;研究人员习惯于用线性思维,而创新则常常要靠非线性思维。科学一定是讲究逻辑的,但很多创新就是讲不出太多的逻辑。过于讲究逻辑就有可能墨守成规,尽管离成功一步之遥,但终究没有成功。 我们再来看看“RNAi的故事”。2006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梅洛和安德鲁·法尔因发现了“RNA干扰机制”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诺奖评审委员会指出,他们的发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揭示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自然机制。RNA干扰机制的发现使得科学家可以对侵入细胞的病毒RNA进行控制,将来有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农业等众多领域,用来开发针对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新疗法。其实在1991年,法尔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但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95年,中国留学生郭苏和导师肯·康费斯用反向寡核苷酸来抑制基因表达,发现对照组中的正向寡核苷酸也有同样效果。尽管他们发表了这一结果,但却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便自认为不合逻辑,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RNA干扰机制。因此可以这么说,很多人是有机会揭示这一现象的,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只服从于逻辑,认为这一现象只是个意外因而忽视了。只有安德鲁和克雷格认识到RNA干扰是一种普遍且重要的现象,并将其提高到理论的高度。
障碍2:玩耍属于小孩子 创新常常始于玩耍,所以玩耍并不是小孩的专利。前面说到的费曼先生就是个大名鼎鼎的科学“顽童”,对待平生最爱的物理学,他也是充分享受其乐趣,他把成就归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前我都在跟它玩游戏。我随兴之所至——我不会忧虑这究竟对核子物理的发展是否重要,只会想这是否有趣,好不好玩。” 谷歌的故事家喻户晓,当年,二十出头的拉里·佩奇和同窗好友谢尔盖·布林各有其玩的嗜好,拉里喜欢将多部PC机连起来以增大其运算功能,布林则爱好搜集各种网站地址。拉里后来开发出一种网站评估系统,两人将各自的喜好凑在一起,就发展了谷歌搜索引擎。这是一个典型的由玩耍转化成创新的故事,谷歌的开创性工作,不仅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谷歌,员工普遍拥有高学历,但这里没有大公司的百般禁忌,却有着宽松玩耍的文化氛围,以促进科技创新,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公司鼓励员工将一部分工作时间用于自由探索的研发活动,许多非常有创意的产品,如谷歌地球、谷歌地图等,都是在这种“玩耍”的环境中诞生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科技之本,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关键,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实现创新?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1.培养积极正面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是事业成功的一半。而创新,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因此,要坚信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创新的能力。2.保持放松而认真的状态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需要适度的紧张以承担责任、完成工作。但是,过度的紧张以及由此导致的生理上的诸多不平衡,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有损身体健康,对创造性思维则是致命的。因此,不要在自己的心里种下太沉重的所谓责任感的种子。放松身心,保持一种轻盈认真的状态,才能更好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3.柔性对待变化 “柔性”多用于柔性生产、柔性管理等。柔性生产是为了适应快速的市场需求变化而提出的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克服大规模生产带来的种种弊端,提高企业效益。“柔性”体现出灵活、敏捷、协作和韧性的特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更新知识,接受新理念,把大问题切割细化,变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解决,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一种自适应的状态,可以更有利于创新。 4.运用头脑风暴创新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提出的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头脑风暴法”其实是提供了一个激发灵感、开阔思路的平台,从确定议题、搜集信息、对方案评估、确认方案等基本程序中“风暴”出尽可能多的创意。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人数不能太多,一般7~8人;二是时间不能太长,在1小时以内;三是自由畅谈,不要评判,更要禁止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头脑风暴中都是创新的障碍。 [本刊记者:刘燕影采访整理]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