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课程”的楷模——读陈老师博文的感想。 (1451 bytes)
Date: January 28, 2011 07:13PM
国人培养博士的过程与洋人的有大区别呢?复旦的陈良尧老师以其自身的经历阐述了这件事情 [
blog.sciencenet.cn]。陈良尧老师的case显然是属于“公派”,一个已经成为历史了的“叫法”。陈良尧老师一代并不是不想这样去教育新一代博士,只是国人大学这些年的“变化”无法让他们实现这个理想。这个“无法实现”1/3原因要由陈老师们承担,1/3要由中国的大学、教育界、教育行政部门来承担,1/3是“外因”,洋人的研究生院对国人优秀学生的吸引力太大。
优秀生源的流失是一个不很显像的事情。这也是陈老师感叹的回国后“处于或快或慢的退化,甚至是极度退化的过程中”的一个根本原因。没有优秀学生的“刺激”,教师水准也必然面临着“退化”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单靠投钱并不能解决生源的问题。
陈老师的工作属于搭锅灶,然后炒菜做饭的过程。这样事情也是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情况是在已经有的“灶台”上,用现成的“炊具”和从超市买来材料“炒菜”。“快餐”成了文化以后,不是快餐反倒让人家看不起,形成了没有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是“乡下”思考模式。
“快餐”文化正在、或者说已经浸蚀着中国的大学等教育、科研领域。这样的背景下,只能培养出年轻时肥胖、貌似健康,但中年后体弱多病的一代。国人犯的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就是在培养人才上采取了“穷人思路”——数量多而质量差的模式。如果说科研、教育也是社会中一个机能结构的话,那么就要象维持军队那样,以“精”和“强”为立足之本。
当优秀的生源都被洋人“吸去”之后,国人凭什么来维持研究生院的学生档次呢?不幸的是国人当年选择了“扩招”。这就如同人们“选择”了“反右”和“文革”那样,也要在历史的记录上留下遗憾。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409037.html
上一篇:
谈谈对贾老师“上海玛莎百货”的话题下一篇:
对撞机的“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