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一篇文章能不能“掰”成几篇发表?》读后感 精选

已有 6167 次阅读 2011-1-12 09:05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发表论文, 学术氛围

    
曾庆平的《一篇文章能不能“掰”成几篇发表?》,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得我做研究生的时候(1983-1987),一旦偶有心得,就赶紧推公式或做实验,并尽快将东西整理成文稿,提交给正、副导师审阅。正导师是一位20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的老先生,对我们的学业要求严,一个问题若有3个方面,一般不支持我们在解决了其中的一个时就投稿谋求发表文章。副导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出国攻博留学生且于198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学成回国,对已获得科研进展只要达到著名学报发表的水平,他觉得都值得尽快投稿发表。

 

我的体会是,正导师的看法是让我们养成静心和严谨做学问的习惯,他提倡的做法虽然发表论文会晚点、篇数会少些,但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对前期的结果进行论证和消化,就可以避免出错,并将在此领域获得更重要发现的机会留给了自己。副导师的思路有益于尽快扩大在此领域发言的知名度乃至影响,并能通过稿件的审稿意见和论文发表后同行的学术讨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检验或纠错以及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启迪。显然,这两种科研策略,都有益于推动科研工作的进步。

   

从我遇到的关于撰写发表论文的上述经历可见,将一个问题“掰”成几个方面并按研究所获的进展来分别发表文章,与一篇文章能不能“掰”成几篇发表的问题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内,若对一个问题的某个方面已通过研究而获得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这时若将其中几个相关的因素再“掰”开去分别发表论文,则难免就有凑文章篇数的嫌疑了。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当前的考核机制下,包括本博在内,绝大数人是难以做到杜绝的,大家能够做到的或许只是在这种问题的量度上,保住自己做人的底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403586.html

上一篇:腊梅剪影
下一篇:2010年中国印钞增量几何?
收藏 IP: 122.224.132.*| 热度|

17 李侠 张志东 蒋永华 逄焕东 袁贤讯 吕喆 黄晓磊 卢萌盟 鲍海飞 许培扬 曾庆平 武京治 姜红丙 林涛 刘庆丰 李福洋 liguoshuai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7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