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xi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exia

博文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与方舟子先生对话

已有 4351 次阅读 2010-10-12 07:2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系统生物学

一直在关注方舟子先生对中医的评述,本不想参与进来,但从网上得知,方先生出了一本《批评中医》,我不得不和方先生说道说道。

首先,我对中医是否科学的命题比方先生更关注。我从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七七届开始,就在现代科学与传统中医之间徘徊。记得我们是中医学院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是中西医都学。我们的中医是由王绵之,刘渡舟,任应秋等等中医名家亲临讲授,我们的西医课程用的是当时西医院校使用的课本。现在回想起来,严格的中西医教育,使我们受益匪浅(听说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只能学简化了的西医课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我个人的体会是只有把现代生物医学学透,你才能真正理解中医,你才能用科学的语言谈论中医。

第二,我认为中医是否科学这个问题是个学术命题,对它的探讨不易过分政治化。当然,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它的评论不可能100%的不牵扯到政治与文化,但以科学为指导的政治,才是可取的政治。

第三,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中医不例外,我想方先生本人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评论一切事物,既可以批评它的负面,也可以赞赏它的正面。中医和现代医学一样,就像半杯水,你可以说它有一半是空的,也可以说有半杯是满的。要知道,在紧要关头,半杯水也可以救命。对待中医,我情愿以赞其有半杯是满的的心态,与方先生对话。

科学的定义

对于科学一词,wikipedia是这样定义的:Science (from the Latin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 is an enterprise that builds and organizes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testable explanations and predictions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In its oldest and broadest sense, science is also the resulting body of reliable knowledge that can be logically and convincingly explained”http://en.wikipedia.org/wiki/Science2010/09/25)这个定义有两个重要含义,1)科学是一套可以生成并构架知识的理论体系,2)这个知识体系可以用于推测自然界的事物。依照这个定义,现代科学是科学,中医也是科学。二者的区别在于认识世界的视角和手段不同,预测事物的准确率不同。

 科学的视角和手段

以数理化为基础的现代科学,以逻辑推理为论证基础,以实验研究结果为证据,对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式试验验证。这样的研究手段,把复杂问题的研究,简化为以单一或几个因素为变量的简单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化学的研究上,非常有效,并且非常成功。然而在生物医学领域,这种reductionism的研究手段,在引领我们进入了今天的基因组时代之后,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生物系统是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一则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有不可分解的特性(irreducible complex system),既去除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系统就不复存在。比如,无论是心脏停跳,肺脏不能呼吸,还是肾功能衰竭,都会造成死亡的原因。二则复杂系统可以对其组成部分进行调整,以适应对系统的干扰(adaptive complex system)。比如,某种荷尔蒙分泌的增多,可以诱导其受体的减少或细胞对其敏感性的减低。复杂系统对reductionism方法的挑战,体现在近来新的西药研制的困难,和上市西药的毒副作用的频繁出现。

与现代科学不同,中医学以经验为基础。它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对临床经验进行取类比象的分析比较,应用trial and error的方法,以病症和疗效的相关性(correlation)为基准,把临床经验组织成一套指导临床的理论体系。中医采用了两千多年的相关性方法,与近来现代科学用以研究系统多变量的方法同出一辙。这从侧面证实从相关性着手,是把握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Trial and error的方法与现代统计学方法相比,不是最佳方法,但也不是错误的方法。它是生物最本能的学习方法,它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动力。至于取类比象,也是人类本能的思维方式。正如爱因斯坦由两个坐在不同火车上的人,而推理出相对论一样。当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进一步得到了数学推理和天体运行的论证。中医的理论,得到的是临床疗效的检验。当然临床疗效的评估与数学推理相比,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是复杂系统的固有特征。总之,中医的方法虽然初级,但有效地把握了人体疾病这个复杂系统。

科学发展的进行时

自从方先生离开实验室之后,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系统生物学的到来。系统生物学给现代生物医学带来是科学方法上的革新,以及科学视角的转变。科学家开始从对单一基因研究,飞跃到对整个基因组的检测,对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基因网络的研究。生物学与工程系,社会学的融合,大大丰富了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也向临床医学迈进,诸多的临床研究方法在三盲,随机对照的金标准的基础上,添加到临床研究的工具箱里。比如,以基因型为基础的个体化临床医学,以Bayesian statistics为基础的临床研究的新设计,以及以统计学习方法为基础的对药物应用的临床监测。这些新的方法与理念,把evidence-based practicepractice-based evidence相结合。意在从系统的视角把握人体及疾病的复杂性。

系统生物学所带来的新方法,在思维理念上,与中医的传统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的发展终于在系统生物学的时代,找到了以现代科学为手段的大好时机。老中医们所倡导的依照中医的思路发展中医的时代,终于可以变为现实。

科学发展中医所面临的挑战

因为中医的古老,因为中医和中国文化的不可分割,科学地发展中医有诸多的挑战。

其一,文化与证据之间是有差别的。中国的养生饮食和疗疾的文化与中医自古以来就不可分割,所以在大众的眼里,这些文化里的说法,就是证据。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的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行骗,并很有市场。这是科学发展中医的第一大挑战:如何向大众展示中医临床行之有效的证据?如何指导大众不被误导?这一点,我向大家推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替代医学中心的做法:建立中心网站1)撰文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公布替代医学临床研究的结果,2)通过PubMed为大众提供搜索科研文献的平台,3)及时颁布伪略药物和营养品列表,揭发行骗行为。

其二,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表述,以既去伪存真。中医理论的形成和中医经典成书,距今少说也有两千多年了。对于这样一个古典,我们应该如何评判?不错,中医经典里,对于人体解剖的论述,与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大体解剖有出入,但这种错误是否代表了中医理论没有依据,而应全盘否定?懂得中医的人,不会因为中医经典中对解剖论述的错误,而放弃学习和领悟中医经典。原因在于中医与西医不同,它不是一门以大体解剖为基础的理论。它的精华在于它把粗浅的解剖概念,升华为对人体功能和功能系统的一种理论。学习中医需要‘悟’,因为中医从理论到临床实践,有许多只能亲临体验,而不易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师傅带徒弟还是一种传承中医最有效的方法。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和语言,来准确地理解中医,传承中医和发展中医,是中医发展所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其三,调整学习中医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于两千多年前。作为当代的一位医生,不懂得现代医学是不能胜任医生这个职业的。不向中医人才传授现代医学,只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剥夺了中医人才在当今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如果中医没有在现代医学之外,独处一枝的信心和实力,我们还要年轻人学中医,那不是误人子弟吗?培养中医人才,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中西医基本方法和观念进行比较。有了对中西医方法论的基本理解,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不会造成概念混淆。除了学习医学之外,中医人才还应加强对系统生物学方法的学习。因为,系统生物学方法可以把中医传统方法升华到与现代科学相媲美的新的高度。除了知识结构的调整,中医学的发展需要调整人才结构。引进跨学科人才,增大研究生的培养,可以给中医界注入新的血液和增添新的活力。

其四,引进现代化科技手段。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充分利用了人体自身的感官,通过望闻问切,来采集病人的临床表现(Clinical Phenotypes)。这种方式无论在两千年前还是现在都是最经济实惠和最简便的。但这样的数据既有客观因素,也有收集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因此,对于科学发展中医有一定的难度。引进现代科技,加大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是中医发展的重要环节。

其五,探索新的方法以指导适于中医的practice-based evidence。回想科学的定义,人类发展科学的目的是可以运用科学的知识体系来推测自然界的即将发生事物。著名的统计学家George E. P. Box有一句名言:“Essentially, 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科学发展中医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把握其在指导临床上的有效性。依照这样的目标,中医可以借鉴统计学习的方法,向气象学一样,建立一套临床经验的数据库,和统计学习,及统计预测程序和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中医的疗效就可以得到准则的度量和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4422-372352.html

上一篇:流式细胞仪的数据分析方法论坛
收藏 IP: .*| 热度|

2 耿文叶 陈辉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