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年,在查阅相关主题文献时,我先后偶然发现了自己早些年在《岩土工程学报》上发表的2篇短文被人抄袭发表:第一篇在华北地区一本省级建筑行业的科技刊物上,第二篇则是在西北地区一本地震期刊上。作为好奇,我分别与那两本期刊的编辑部去了电话,其遭遇让我感触颇多。
对第一篇,我给那本期刊编辑部去了电话说起这事,对方要求我提供被抄文章的信息,当得到确认后,一位编辑竟然问我咋不了解这种情况已较普遍和能否私了:请抄袭的作者付给我一笔钱。我说我一位大学教授,不缺钱用且哪能这样收钱呢?!接着我问他们这本期刊咋每月能刊登那么多文章和如何防范抄袭和造假的。对方回答说这是为了满足大量投稿正式发表的要求(评职称、申请学位等之用),而对每篇要发表的文章,作者除交版面费外,还须与编辑部签订一份责任自理的协议。根据这份协议,那位编辑在电话说,抄袭与他们期刊无关。面对这样的科技期刊,我还能说什么呢?后来那位作者按编辑部给他的电话号码找到我期望谅解,说那文章是从网上买来的,事前并不知道是全文抄袭之作,其所在单位已取消了他当年申请高工职称的资格。这时倒是我觉得不好意思了,我原本只是想提醒那本刊物的编辑部避免发表抄袭之作的。
对第二篇,抄袭得更为恶劣:将我文章中所引用解析解的条件改为另一个,但全文和图表几乎没有任何变动,还包括一幅图排版中的错误也是照抄的。我给那本期刊的编辑部也去了一个电话通报了这个信息。没想到的是,不久这本期刊的主编亲自回电话道歉,并表示对其在自己单位工作的第一作者按单位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同时在当时最近的一期期刊上刊登相关文章抄袭声明。而第二作者据说是第一作者的大学同学,在东北一家据说遍及一座大城市的著名大学任教,我也曾去电话与其所在学院的头儿提及此事,不日后给我的回复是,该教师在年前晋升教授时没采用这篇抄袭的文章,故不予追究,仅此而已。
遭遇这两次被抄袭之后,已经好几年了,我不再检索自己的论文是否被抄袭,因为这事有否,与我的职责无关。属于我职责的是,每当有工程硕士生提交学位论文初稿时,我一般少不了选择多种文字组合再上网检索一番,以尽力避免自己的身边发生糟糕的抄袭行为。(脱产在校攻读的学位论文,我平时对情况较为了解,是否抄袭相对容易辨识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处于西北边陲的那个期刊编辑和挂靠单位的领导们之纯朴的工作作风,以至于今年4月份在南京开会相遇那位主编时,我还特意当面向他表示了敬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