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来说说一个研究的曲折的故事。
以往,人们把黄金纳米颗粒“安装”在氧化硅载体上,发现对一氧化碳氧化的催化活性很低。据此,人们认为氧化硅载体是“失败者”,并且有的文献煞有介事地说氧化硅载体不能活化氧气,故而负载的金催化剂没有活性,所以氧化硅是“失败者”,而氧化钛载体能活化氧气,所以它是“成功者”。这种非黑即白的“两分法”是否正确?
Zhu等人以Au(en)2Cl3作为前驱体,制备了Au/SiO2催化剂,发现经过合适的预处理以后,这种催化剂对一氧化碳氧化有高活性,甚至在反应温度0度以下都有活性,打破了文献中关于Au/SiO2活性低的定论。这就说明,以前的制备方法或者预处理方法,遮盖了Au/SiO2应有的“光芒”。
H.G. Zhu, Z. Ma, J.C. Clark, Z.W. Pan, S.H. Overbury, S. Dai*, Low-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on Au/Fumed SiO2-based Catalysts Prepared from Au(en)2Cl3 Precursor,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326 (2007) 89-99.
http://dx.doi.org/10.1016/j.apcata.2007.04.004
在Zhu等人开展该工作期间,发现在500度烧催化剂后,黄金颗粒表层似乎有模模糊糊的一层无定形的氧化硅,但是这很难定夺,因为只有电子显微镜的“镜头”从侧面看过去,才能看到黄金和氧化硅载体的边缘,而如果从“天上”照下去,很难判断是否有一层氧化硅。
发现这个现象,有好事者很振奋,也想插一脚,便讨了样品,自己叫别人做电子显微镜,想自己发文章,结果说是没有发现这回事,于是,兴趣也冷却了。那么,为什么这个现象很振奋呢?这是因为几十年前别人发现“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白金放在氧化钛上,高温氢气处理,发现部分的氧化钛载体迁移到白金表面,而这种现象从来没有在金催化剂里出现过!
Zhu离开实验室后,Yin等人把黄金以Au(en)2Cl3为前驱体,负载在“纳米孔”分子筛SBA-15(成分为氧化硅)上,在高温(800度)焙烧,发现该氧化硅从无定形转晶为晶体了。XRD显示有明显的晶体峰。但是普通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也看不出什么奇特的信息,只看到黄金纳米颗粒在氧化硅上面,也没有看到“一层”氧化硅的覆盖物。
照理说,这个故事到此为止了,“That's it”,可是正在这个时候研究者读到一篇发表在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上的文章,说负载的黄金颗粒,可以促进普通氧化硅的高温结晶。得到了文献的印证后,导师极为振奋:黄金既然能促进普通氧化硅的转晶,也能促进“纳米孔”氧化硅的转晶,如果能制备出晶化的纳米孔氧化硅,那不是一篇Nature文章吗?
于是,研究者不停地做,无论怎么尝试,都没有成功:温度高的时候,材料烧成一团,比表面都没有了;而温度低的时候,没有转晶。往纳米孔里面加炭,或者加“一层”氧化铝试图减缓高温烧成一团,但都没有得到晶化的纳米孔氧化硅。
到了这个地步,照道理是死路一条了,但是导师催着把文章整出来。于是,我就分析:和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的区别是,别人用的是普通氧化硅,我们用的是纳米孔氧化硅,并且我们做了一些XRD、TEM、BET等常规表征,有些data,最多发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但是在补充电子显微镜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大的、烧结的黄金颗粒在氧化硅的表面,而很多小的黄金颗粒被结晶了的氧化硅包裹住了。导师便指示用王水处理高温焙烧的Au/SBA-15,王水能把暴露在外面的黄金溶解,并洗走,而包在氧化硅里面的还在里面。结果用EDX分析王水处理的样品,发现50%的黄金还在里面。用电子显微镜证实的确如此。
还用普通的氧化硅替换纳米孔SBA-15,来负载黄金,发现氧化硅在1000多度才能晶化,并且黄金也能部分被晶化了的氧化硅包裹。在对照实验中,两种氧化硅在1000多度烧了以后,都没有转晶。
以上这些结果,无非表明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文章里所说的黄金诱导转晶是成立的,并且还发现了黄金被包裹的现象。
那么,黄金诱导转晶的确存在吗?Yin等人把黄金胶体颗粒(而不是刚才所说的Au(en)2Cl3)放在两种氧化硅上,发现1000多度烧了,都没有氧化硅的转晶体。
那么,转晶是什么引起的呢?我当时就断定,这是在利用Au(en)2Cl3为前驱体合成Au/SiO2的过程中,使用了NaOH溶液调节pH值引起的。我就提出,用NaOH溶液处理SBA-15,再在高温烧,结果果然发现了转晶!这说明,不是什么黄金促进的转晶,而是NaOH促进的转晶!
实验作了那么多,就象破案一样,千头万绪:一开始,实验目的是发现“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后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说是“黄金促进的转晶”。再后来,试图合成晶化的SBA-15,却总是不成功。再后来,发现不是黄金促进的转晶,而是NaOH促进的转晶!
导师催着把文章整出来。那么,文章的卖点就什么呢?究竟该怎么写呢?如果说,你写“这是黄金促进的转晶”,审稿人就会说别人已经报道过了。如果你写“合成晶化的SBA-15”,审稿人说你又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那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该如何写?
如果说,导师把自主权下方给属下,只管把文章整出来,不管怎么写、不管投什么杂志倒也算了,但是他认为为了把文章卖给JACS,必须从“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去写。但我认为,绝对不能这么写,因为我们的现象不符合“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概念。并且我认为,如果一定要追求高档次杂志的话,最高的选择是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或者Langmuir的长文章。我认为,文章的档次可以发得低,但是绝对不能犯概念性的错误,不能给别人抓住把柄。并且我认为,这篇文章讲的是材料的转晶,就如同泥土变为陶瓷的过程,没有多少化学,因此不能发JACS。但是导师还是认为是“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为此有了很多争论。
我的钱袋被捏在别人手里,就只能由他去了。在多次退稿过程中,了解到哪怕是NaOH诱导的氧化硅转晶,别人在几十年前就报道过了。并且我在阅读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发现第94页说贵金属负载在CeO2-ZrO2固溶体上,高温老化后,可能会被包在载体的孔道中。于是我顺藤摸瓜找到多篇相关文献,并且有的文献还提出了模型(示意图)。我还读到一篇介绍metal-SiO2 core-shell结构的综述,里面提到:金属纳米颗粒被崩塌的载体包在里面,是常见的现象。在一次审稿中,一个水平很高的审稿人也指出了几条关键的文献,说金属被坍塌的载体包裹报道过了。
于是,对这个工作的“上下文”豁然开朗:这不是什么“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不是什么“黄金诱导的氧化硅转晶”,而是“NaOH诱导的氧化硅转晶”,进而导致了黄金被坍塌的载体包在里面,催化活性也整没了。写文章的时候,也不能过分夸大这个结果对催化剂失活多重要,因为审稿人会说:现在你烧到1000度,可工业催化中哪个催化剂烧到1000度?于是,得从“基础研究”+“系统、细致的实验”的角度撰写论文,并且强调这个催化剂、这个现象,没人报道过。
就这样,绕来绕去,这个“案子”最终破了。
H.F. Yin, Z. Ma*, H.G. Zhu, M.F. Chi, S. Dai*, Evidence for and Mitigation of the Encapsul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within Silica Supports upon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of Au/SiO2 Catalysts: Implication to Catalyst Deactivation, Applied Catalysis A (2010) in press.
http://dx.doi.org/10.1016/j.apcata.2010.07.049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读读这篇文章。没想到,一篇文章还有这么曲折的故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