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angzh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博文

发展未来的草业科学

已有 6986 次阅读 2010-7-26 21:3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草业

注:本人是2010年草业教学教学会议论文。

发展未来的草业科学

尚占环(兰州大学)

摘要:从我国草业科学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出发,探讨了我国草业科学未来发展路线图。提出我国草业应该在核心理论、综合型实验中心、以及证伪精神的科学创新应该得到加强。提出我国草业科学范式转变模式,从“生产范式”,经历“生态-生产范式”,发展到现在的“生态范式”,共有三个范式阶段。未来我国草业科学应该在“生态范式”框架下开展草业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在草业系统的生态功能的主题下,获取生产、生计边际效益。

关键词:草业科学,未来发展;核心理论;证伪精神;范式转变

 

尽管,不断的积累是科学或者学科的发展重要推动形式,但不可避免的是科学在发展的道路上仍然不断的出现各种难以预料或者人为主导的错误。波普尔的杰出贡献一方面是对科学贡献,另一方面则是科学发展哲学的指导作用。他认为科学家美德并不在于小心谨慎地避免犯错误,而在于无情地根除错误。很显然这种美德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文明不断发展。在我们学科大建设、学术大发展,或者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学科建设时代,这种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草业科学的发展建立在不断试用于我国与草原有关的生产管理实践基础之上。或许草业科学自从发展至今,我们已经习惯于继承、发展、推广一些被主流化的理论、方法,甚至指导纲领。

从某种意义上讲,草业科学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其传统的农学范畴,拓展到自然管理,并上升到涉及资源管理史的精髓挖掘与重塑,这在任继周院士诸多文章可见倪端。回顾当然重要,那么涉及发展未来草业科学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现代学科发展框架内,以及学科基础、队伍等建设之中。这些有形的学科发展模式导致人们能停留在物质自我满足领域内。最显而易见的是,大规模的经费领域建设和队伍壮大,仍然没有逃出多年来我们的学科建设纲领。本文就自然科学领域发展主题,亦或其他学科发展中几个鲜明问题,在草业科学发展中的启示进行探讨,以期给草业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核心理论与综合实验

草业科学在理论与实验的交互模式下发展,尽管我们的实验更多是为了生产的应用。虽然我们批评草业科学没有自己核心的理论,甚至一些理论在某些条件下没有被证明过,也一直没有不断的被证伪。这是理论与实验方法论在草业科学发展中的一种莫大悲哀,这种悲哀源于草业科学从来都是一种粗糙的、不严密的研究活动。业内有人士认为更严密的研究活动不属于草业科学,而属于生物学,生态学或者其他学科。

必须发展的理论不应该仅是当前大家所熟知的草地农业理论范围下诸多理论,而必须是草地可持续发展,涵盖生产范畴和生态范畴的理论。尽管大农业的实验在一般的意义上是一种大尺度的原地研究,但在证实诸如草地农业理论上仍显得不足。这就要求微观尺度、中观和宏观的实验环境和条件的发展。因此,涵盖土,草,畜,人的综合长期实验站应该被建立,并长期执行控制和条件性科研活动,这种实验更大意义上是自然资源管理与生产管理的综合实验。有了这种条件,微观和中观的研究很轻而易举实施。因此,当前长期的综合性草业研究实验中心应该被发展和建立起来,以应对全球变化和政策变化的科学研究。

二、草业科学发展与证伪精神

  以波普尔的证伪观为代表的科学定义对科学观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促进了科学不断在验证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虽然证伪的标准不能完全推而广之的衡量一切科学活动,但在一个学科发展过程,证伪精神则需要发扬和传承。缺乏证伪精神的学科发展只会导致谬误最终大行其道,并影响社会文明进步。年轻的草业科学发展历程缺乏这种精神和活动,似乎一切都可商量,这可以说是伪科学主义以及形而上学一种体现,或者说是我们关心的不是草原/草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一面。

草业科学研究对象决定了其自然性一面。布雷恩韦特认为,一个科学假说的陈述形式及用它来表达一个一般的命题,是人为的;取决于大自然的是反驳或未能反驳这一科学假说的可观察到的事实。接着他说:那么在科学中,我们让大自然来断定这些偶然的最低层结论中的任何一个是否谬误。正是对谬误的这种客观检验造成了演绎体系,一个科学假说的演绎体系。尽管在这个体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影响了对自然的客观判断,但不能否认自然检验作用。

以上着重强调了科学的证伪作用,以及草业科学与之密切的关系。这里仍然继续强调证伪精神的重要性,在自然科学哲学中则为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定律。马克思自然科学哲学仍然认为证伪精神在促进科学进步的重要作用。草业科学在进步中必须重视这种精神在科学研究活动,以及学术精神培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那些推广于实践的技术进行回顾。应用性科学,特别是农牧业科学经验总结仍然是生产力发展重要推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修正与完善思想的泛滥是当前应用性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这可鉴于诸多工程、项目的科研评估中,事实上这种修正与完善主义的结论最终都不了了之,成为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垃圾。草业科学发展不论是研究活动,还是技术推广活动,都需要证伪精神。证伪精神的发展在某些时期确实不被政府所喜欢,甚至所排斥,这也是多年来很多学科只能走模仿路线,拿来主义路线的重要原因。回顾我们草业科学发展的几十年,发展未来草业科学必须强调证伪精神在科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三、草业的发展与范式转变

波普尔的科学批判思想与库恩的科学革命在不同尺度,或者说不同范围内对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波普尔强调单一单元的科学发展模式,库恩则更重视大科学框架的进步,他们都以物理学发展为考察对象。但这不妨碍我们分析其他学科的发展。前文我们强调了在纵向发展上,或者技术、理论尺度上,需要科学批判,或者证伪精神伴随科学发展。但在横向进步上,范式变化必须发生,才能整体上引领草业科学发展。

中国的草业科学脱胎于畜牧草原学,因此考察草业的发展必须分析草原学分支的发展。针对于草原功能发挥为核心的草原学研究代表了草原学发展历程。从学科范式角度看,中国草原学发展范式应该经历着三个范式阶段。

第一个范式阶段:生产范式。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以老一辈草原工作者为代表的,季节畜牧业理论,三高一快模式,草地农业理论等都是以促进草原生产为目标,因此应该为生产范式。生产范式给中国草原,草地生产能力发展带来了重要价值,并且促进了中国草原区域生产极大发展。比较出色成果是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南方草地畜牧业大发展;山地荒漠绿洲通过饲草-家畜系统连接生产效益放大;季节性畜牧业细化及在草地利用上的改进;人工草地扩大及发展等。

第二个范式阶段:生态-生产范式。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将草地畜牧业高效生产转向生态建设。人们认识到我国北方的生态问题源于草原危机。以生产发展草原牧区主导思想转向农牧交错区、农区草业的发展,但从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生产主导思想。只不过顾及草原生态问题,将促进我国畜牧业经济再次提升重点转移至农牧交错区和农区。为了兼顾减轻牧区草原生态压力,和促进畜牧业再次提升,开始了牧草产业在的农区大发展,以及农牧交错区的模式研究与整合。比较典型有生态置换思路,农区草业,以及农牧交错区生态-生产范式等工程与项目。

第三个范式阶段:生态范式。虽然生态是个古老话题,但在中国草原管理可持续发展上,仍然需要强调和政策的支持。因为中国草原目前生计问题仍占重要地位。从21世纪开始,国家更加重视草原生态问题,这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且涉及边疆稳定、民族发展等问题。自从三江源水塔问题,甘南蓄水池问题,北方沙尘暴问题,内陆河流域问题等被提高国家战略高度后,以政府主导的草原生态问题先于科学研究进入草原领域,此时草原科学必须进入生态范式。在全球变化以及消减气候变化影响上,占中国陆地面积41%的草原必须发挥重要作用。生态范式不应该是单纯生态保护主义,也不是泛保护区化的草原管理模式,而是以生态功能为主的草原建设,而获得生产、生计边际效益的草业系统模式。

以上涉及了中国草原科学发展的三个范式,三个范式没有明显界限,并且相互影响,从国家人民生计,到国家生态战略,草原科学范式变迁主导着我国草原可持续发展。从草原科学角度看,我国未来草业将以生态范式为主导,开展草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并多角度的进行生产范式科学活动和技术推广,使草业科学对国民生计和生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四、结束语

   草业科学仍被视为年轻学科和不成熟的学科。在这种背景下,草业科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产、学、研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那么草业科学的应用科学本质决定了其在未来我国与草有关的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科学研究、实践生产、资源管理以及草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着手,开展以当前国家生态战略为核心的草业科学发展框架和规划,是我国草业科学未来得到极大发展的重要方面。草业科学学科发展的缺陷决定了我们应该在核心理论构建,长期的综合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心建设,以及在学术领域开展以证伪精神为核心的学术创新是草业科学发展重要保证。综合考察草业科学发展历程,以草原学发展阶段结合综合理论发展,草业科学发展范式从“生产范式”,经历“生态-生产”范式,到目前的“生态范式”,是我国草业科学发展范式转换路线。因此,以“生态范式”为指导的草业科学发展应该是我国未来草业发展的主题。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伊·拉卡托斯 著,兰征 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091-347543.html

上一篇:后学科时代与中国草业科学的发展
下一篇:从ARC想到的
收藏 IP: 219.246.18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