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村游民 trespassers will b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cun     在信息时代的思想雷区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聊

博文

数字马王堆?(之二)渐渐衰老的比特

已有 3121 次阅读 2010-7-14 13:24 |个人分类:阅读信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数字媒体, 衰老, 电脑, 比特, 存储介质

数字媒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fluidity”是李维的另一个概念)。其流动,是通过拷贝来实现的。对于数字媒体来说,拷贝是常态。以这篇博文为例,它的上传和下载都是拷贝:从作者的本机到服务器,从服务器到读者的本机。如果它被阅读50次,那么至少就有50个拷贝从服务器流动到了其他计算机。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博文从网络服务器的硬盘到其主存,到路由器的转发,再到接收计算机的主存与硬盘(以及主存、缓存、寄存器、虚存等等之间的千变万化的复制)如此等等,每一步都是以拷贝的方式来实现的。

在数字时代之前,图书、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的拷贝和传输等等都相对困难:拷贝需要专用设备(当年大学广播站通过复制录音带来赚钱,就是靠这点);而传输则以物体的转移而不是比特的流动为基础。传统所谓“版权”,保护的是拷贝(copy)的权利,而不是阅读(read)的权利,是copyright,而不是“readright”(借用Brian Cantwell Smith的说法)。这恐怕正是因为拷贝不是太容易,而一本书放在图书馆里,可以很容易有很多人去读,无需拷贝,但需要这本作为物体的书在读者之间转移。

相比之下,数字媒体的拷贝和传输只需要极低能量和极少费用。想想手抄信件留底然后将其邮寄跟发一封电子邮件之间的区别:写好的电子邮件就在本机内存里,发送电子邮件自动就已经是个传输兼拷贝的过程了,而原件并不离开本机,因为根本就不需要运送纸张到别处。数字媒体的特点之一正是这种几乎无限制、无成本、无失真的拷贝和传输。

相应于其极强的流动性、极小代价的拷贝和传输,数字媒体“基础设施”的发展所追求的也是容量、速度以及拷贝与传输的方便程度,而并没有太多的考虑长期保存和使用。大家似乎会认为,既然有了无失真的拷贝,那还有什么要担心的呢?然而,这里似乎正隐藏着数字媒体的致命伤之一。

由于没有任何比特是独立于物理材料、具体设备和实际技术而存在的,比特的存储、拷贝和传输,而不光是其“消费”,都完全依赖于“基础设施”

首先,比特必须以一定的物理可检测的方式存储于物质材料上:从早期计算机用的穿孔卡片、穿孔纸带到磁鼓、磁带、磁盘,再到现在的固态硬盘等等,这些物理存储介质[介质和媒体在英语里是一个词:“medium”]都是有寿命限制的。磁盘和磁带的寿命大概10到30年;固态硬盘要好些,号称大概50年的样子(不过,这似乎与本人使用U盘的经验不符)。一卷磁带或一片光盘放上个二三十年不动它,也会自动变形损毁的。与之比较,楔形文字泥板、西方中世纪的羊皮纸,咱们中国的甲骨、竹简、石碑、帛等等的寿命反而要长很多很多倍。

其次,老化的不光是材料。比特的存储、传输、拷贝都需要设备吧,而设备总需要至少十年一更新吧。今天,还有几位网友的计算机带有3寸软盘驱动器?5寸软驱恐怕已经很难找了。8寸软驱有多少人见过呢?还有谁听说过用录音带保存苹果机程序的吗?

第三,比起介质的寿命和存储设备更新来,周期更短的似乎是文档格式。比特必须要有组织才是数据,而既然要有组织,就得有一定的格式,而格式这东西大概五年一更新吧,常常与相应的软件“升级换代”相配合。以Word为例,5年前大家都用DOC文档,今天恐怕都转到DOCX了;10年前的DOC文档,今天的Word大概还能转换;而15年前的DOC今天的Word能不能转就很玄了。(这中间还有一个从ASCII/国标码到Unicode的换代问题。还记得几年前大家经常为电子邮件字符编码没搞对而头疼不已的时候吗?)

虽然抽象的比特可能永不衰老,可惜的是世界上只有以一定格式组织的、要求特定设备才能读取的、镶嵌在抽屉角落里那张3寸盘上的具体的比特。一张好好的3寸盘,一切如新,没发霉长毛、没有虫蛀水蚀,今天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设备来读了,而即使找到了设备,也不一定找得到合适的程序。

随着“基础设施”滚滚向前发展,比特们也在无可奈何中渐渐老去。由于数字媒体在介质、设备、格式以及软件支持等等方面对“基础设施”有更强的依赖性,它其实在很多时候比传统媒体更加脆弱、更容易“衰老”。

比特的衰老可能意味着那第一段闪烁创造火花的程序、或者那一封永远的电子情书再也找不回来了。不过,只要有人挂记这些衰老的比特,其衰老也就意味着商机。有心的网友或许可以搞个数字媒体的“嫦娥”工程,专门维护和更新“老文档”、“老照片”等等等等,让他们与时俱进,从而长生不老。公司可以从几台带5寸软驱的IBM PC开始,负责打开和转换WPS文档,运行各版的Windows、Word、dBase,支持各个版本的PDF,同时准备着MySQL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天。如此这般,虽然不会有谷歌、苹果那般气势,但一定会生意兴隆的。如果哪位网友真的有意于此,我倒是很乐意入一股,在媒体防老领域做点养老投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3866-343836.html

上一篇:数字马王堆?(之一)数字媒体的基础设施依赖性
下一篇:电脑人心 之 引言(四)AI的降生
收藏 IP: .*| 热度|

1 严明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