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聂凡:和教堂的第一次“握手”

已有 3418 次阅读 2010-6-23 08:50 |个人分类:人在旅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化, 英国, 留学生, 教堂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在英国也一样适用,不过得改成“不去教堂罔留学”。一个留学生,远渡重洋,如果连教堂的门都没进过,那英国就算是白去了。用中国的一句古语,得其门而不能入,那岂不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不过我与教堂的初次际遇,并不是缘于一个高尚的目的,乃是凡夫俗子共同的欲望,食物的诱惑。刚来英国时,由于英镑的昂贵,大家花钱都是留着心眼的,不敢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胡地乱花,甚至锱铢必较。就是在这种心态的映射下,华人教堂组织“培士頓華人福音團契”(Preston Chinese Gospel Fellowship)向新报道的留洋学子发来了上帝的“福音”:星期五晚上6:30 去教堂看电影《耶酥传》(Jesus)和进行电影讨论。当然最大的福音莫过于有晚餐和甜点供应。我和朋友看见这个,眼睛都瞪大了,那份从天上掉馅饼的幸福感让我看着传单傻了半天:多好啊,这不单是少了一顿的饭钱,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肚皮有可以受到良好的招待。这个周末实在太有意义了!

    我日等,夜等,好不容易熬到星期五,我的心都快飞了。不过,在去教堂前,我还是得打扮一番,不想让自己的渴望过度的表露出来。于是,我穿戴整齐,一如一个绅士一样,然后慢慢走过去。等到了教堂,才发现宛如进了历史的古城:黄土一样的砖石,古老的哥特式建筑,中世纪的彩色玻璃窗画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教堂内部的椅子、桌子、讲台等都是木头做的……历史的味道在空中荡漾,我突然觉得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对教堂顿时有了几分好感。不过,毕竟它是时明时暗的,不如那美食的诱惑真切、实在。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17e990100btl7.html) - 聂凡:和教堂的第一次“握手”_聂广_新浪博客

    进了教堂,很快就结识了一批从上海来的留学生,我特高兴。上海在我的印象中实在太好了,大抵是因为张爱玲的关系,总让人怀抱感伤、古朴、简约而时尚等朦胧而复杂的情愫。为了博得上海女孩们的好感,我总让自己显得鹤立鸡群,天真的和人家大侃鲁迅。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与众不同。现在想来,的确是可爱的有点过分了。说着,还没到一盏茶的功夫呢,就开饭了。按照教会的传统,是要在牧师的带领下,凝神,闭眼,做祷告的,无非是一些类似“感谢神的丰富的恩典”的话。我当时对这个一丁点兴趣也没有,可睁眼一看,大家又净是一副虔诚的样子。因此也只好继续合上眼,耐心听那祷告的结束。

    祷告结束,晚餐开始。凑近跟前一瞅,那个丰富,我简直都描述不出来,有咖喱雞、梅菜豬肉、豉汁排骨、客家炆豬肉、土豆排骨、油炸鸡翼,还每样都是一大盆。甜点有马豆糕、合桃酥、马蹄糕。这些可是我平日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啊!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些都是我的最爱。我一时兴起,吃了两三盘,还每一样都吃到了。吃完了,还在梦游呢!那感觉,就好象进了天堂一样。

    休息了大概二十分钟的样子,影片《耶酥传》就开始放映了。由于它主要是来自圣经的福音书,因此比较忠实于圣经。在影片里,包含了很多优美的故事,如耶酥神奇的出世,年幼时惊人的睿智,年轻时受到魔鬼的试探,中年时艰难的传道以及各种惊人的神迹的展现,最后,耶酥被犹大出卖,殉难,三天后又死而复活。整部影片可说是囊括了耶酥不平凡的一生。尽管刚才丰盛的招待让我十分安逸,但耶酥所做的事情,却让我内心异常震撼,仿佛我的灵魂经受了非一般的洗礼。不过,由于我当时并不信神的存在,耶酥所行的神迹以及他的复活,虽让我惊讶,却不敢相信。尤其是关于他的复活,我无法接受这种不可能的常识。

    整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人是有罪”的说法,我几乎很轻松的认同了。看完电影后,我把我的困惑和疑虑交给了牧师。牧师并没有讲太多的大道理,只是很轻松的一笑,鼓励道:“别急,慢慢来,什么东西要接受,都是有个过程的。你能认识到‘人是有罪的’这一点很好,很多人还都没意识到呢。”我特高兴听到牧师的表扬。而其他的中国留学生,可能是人生地不熟,刚去教堂,见到的都是陌生的面孔,所以说话的胆子不是特别大,总是保持沉默,并没有太进入讨论的角色。因此,电影观后的讨论很快就结束了。

    一下午的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逝。从教堂出来一看,晚霞已经分外的灿烂了。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回想起刚才整个在教堂的细节,不免产生一些感动,又有几分遗憾。本来,向英国人宣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来英国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初衷。但是,今天竟然一句相关的话也没和牧师(尽管他不是英国人)说上,心中有些悻悻然。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和教会人员进行深入的讨论。想到这儿,我又开始憧憬下一次去教堂的情景了……

聂凡:和教堂的第一次“握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337950.html

上一篇:脆弱的生命
下一篇:聂凡:“蓝色”记忆——夜色下的英伦酒吧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