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春天全国科学大会的及时召开和该年冬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闭幕对中国知
识分子来说是该永志不忘的两件大事。前者标志科学的春天终于来到了,大家欢天喜地,后者号召人们要从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为伟大的历史性战略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做贡献,从此不再折腾了。拨乱反正,平反纠错,人们好似迎来了又一次的大解放。对我个人来说,能够被推荐为首批访问学者,喜出望外。这时我想到是该呼吁也为化学结构的共振论平个反了。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题目,因在过去的批判风波中不少学者一直都有保留的意见,是
文章的发表看来起了大家的关注,如在该刊第5期发表了热情支持的读后感(附件2),同意共振论不会也不该退出历舞台。现在看来文章存有不少的问题,正如2009年的一篇博文所指出(附件3),我的“抛砖引玉”让人感觉文革的阴影“余音绕梁”,说话“小心翼翼”!其实从科学发展史和方法论看,共振论是有其非常合理的内涵值得我们学习而勿需赘述的,现在大学教科书似不介绍共振论了,但在专著里论文中甚至中学化学竞赛题目中并未出局。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正磷酸H3(PO4)的阴离子[(PO)4](3-)可按经典化学式做如下描写:O = P(OH)3 去掉3个H+后变成一个O 用双键另外3个O用单键与P键合起来。但用X光晶体衍射实验测定后得知,4个O与P 按四面体等距离分布,根本不存在或区分哪一个O是与P按较短的双键联结,而其余3个O与P形成较长单键。共振论说4个共振结构式共振的结构最终赢得了能量。这样不用繁琐计算就直观的理解实验结果是多么的高明!
遗憾的是共振论在我们教科书中,特别是《结构化学》教材中不见了。个人看法是Pauling在结构化学中的诸多开创性工作如Pauling规则,键价模型和共振理论等都极具特色,既简单又直观,定性的而不是严格繁琐的定量计算但有事半功倍好似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不得不承认的是,共振论等等毕竟都具有经验的性质,它们存在有不足包括某些概念上容易引起的混乱,在鼓励学习和传承的同时,仍不要忘记理性的批判和正确的引导,以免走向极端。
回顾30年前老故事为了是向前看,你有何新的见解?你同意共振论应在结构化学教材中做些介绍吗?
附件1 再评“共振论”
附件2 读《再评“共振论”》一文之后
附件3 共振论的历史风波 格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