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青霉素的功与过 精选

已有 8366 次阅读 2010-5-25 23:02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史, 抗生素, 青霉素, 过敏反映

今天上班坐地铁,偶然听到两个人聊天,谈到其中一个人的母亲在医院打抗生素,发生休克,差点没有抢救过来,吓死了。想起前不久刚刚过世的一个老领导,生生作为植物人在医院躺了十多年,其元凶就是一针致敏最终又要了命的抗生素。
 
现代医学,可使人们迅速脱离疾病的折磨,也可因不当的治疗,包括抗生素的错用、滥用,留下永久的遗憾。这大概也算现代科学双韧箭的一个具体反映吧。
 
由此,想起了青霉素,它的功劳与毁誉。
大家都知道,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使人类找到了对付细菌的有力武器。青霉素曾为保护人类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青史留名。同时,由于注射青霉素而引起过敏反应的人却难以计数,至今仍然不断涌现,有人甚至因注射它致过敏性休克而送命。
青霉素的功于过,谁人给予评说?
 
还是先让我们看看这曾经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堪称抗生素家族老大的青霉素,是如何来到世间的。
哎,还是那句话,科学的发现往往具有偶然性,好运气有时你碰不上它,它会来找你。不过,还是老话讲的,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让我们将思绪回到82年前,1928年秋天,47岁的弗莱明休假归来,兴冲冲、精神抖擞地准备开始新的工作。由于当初休假心切,走得匆忙,以致没有来得及清理一下废弃的器皿和标本。正是他,当然包括他助手们的这一看似懒惰拖沓的举动,导致一个重大发明的面世。
言归正传。弗莱明在清理一个曾经培养过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时,发现了大大的异常。事情是这样的,在正常情况下,在肉汤培养基上接种的一个细菌,可以迅速繁殖生长成一团团菌落。葡萄球菌经过培养后,培养皿上应该出现黄色的菌落,而弗莱明见到的这只培养皿内,却生长出青色的霉菌,更为神奇的是,霉菌周围的黄色葡萄球菌已经荡然无存了,甚至离那些霉菌远一些的葡萄球菌,也变得稀稀落落。
弗莱明这时已经是很有造诣的细菌学家了,姜还是老的辣。当机立断,决定把这个现象弄个水落石出。他首先拿起培养皿,来到窗下仔细观察。接着,从这只培养皿中刮出一点青色的霉菌,放在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终于发现,它们原来属于青霉菌。于是,他将这些细菌进一步培养,当这些家伙繁殖到足够多时,在其周围接种下其他一些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结果发现,有一些种类的细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原来,他们倒霉地碰到了青霉菌这个天敌。
既然青霉菌可以杀死葡萄球菌等许多致病菌,何不用其制成抗生素对付可怕的细菌感染疾病呢。弗莱明的发现得到了广泛的注意和承认。十几年后,从青霉菌中提取的青霉素进入了大规模生产阶段。从此,医学进入了抗生素时代。弗莱明也因此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然而,弗莱明可能不曾想到,曾经挽救了无数和生命的青霉素,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而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的免疫系统对青霉素的反应过于敏感。
青霉素过敏反应相对于其他过敏反应来说,不仅发生率高,而且表现往往也很严重,尤其是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这一严重的反应一般在数分钟或半小时内发生,但也有人在数秒钟之内发生。
过敏者患者首先全身瘙痒,胸部有紧迫感,进而大汗淋漓,四肢发冷,呼吸困难,重者可大小便失禁,血压明显下降,然后进入昏迷状态,抢救过来的患者,常可在数小时内恢复正常。
青霉素过敏反应和花粉过敏反应一样,都属于速发性过敏反应,即1型过敏反应。如果有人以前接触过青霉素,又属于青霉素过敏的体质,当他再次接触青霉素时,会很快发作。
有时,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触过青霉素,可能就种下了青霉素致敏的种子,自己并未在意,以致在进行青霉素皮试时突然被宣判为青霉素过敏。从此,与这种抗生素无缘。
为了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首先在使用青霉素药物前,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也就是我们说的皮试,在皮下注射少量青霉素,看看皮肤有什么反应。如发生红肿等现象,就说明对青霉素过敏。由于生产青霉素药物的厂家比较多,最好注射用和皮试用的是同一个厂家同一批号的药品,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注射前做过皮试,仍然出现意外的缘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328672.html

上一篇:科学,在中国难逃寂寞
下一篇:“玩”科普也可开心
收藏 IP: .*| 热度|

12 苏青 孙学军 张焱 杨顺楷 李世晋 吕喆 金小伟 孔晓飞 侯成亚 鲍海飞 曹建军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