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锋自然科学研究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yf1970 Hi, I am doctor Wang yu feng. Glad to meet you ~

博文

集成,集成......

已有 4462 次阅读 2010-5-20 14:3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家, blank

 

        科学在近几十年中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以前几千年,有人称之为知识爆炸。

        在知识爆炸之中,不要期望哪一位伟人能够了解所有的科学进展。我在研究我的方向之时,因为我选择的研究方向是一个世界未解之难题,所以我需要了解所有学科的、所有科学原理,期望从中寻找到解决之道。只局限于本专业、本领域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已经有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用了那么多精力来做过,事实证明这些是不够的。

        在别的学科中翻找时,有两样收获:一是发现果然各学科的理论是相似的,只不过名称不同、面向的问题不同罢了;二是许多学科的理论都需要改进。

        从理论上来说,因为科学在不断进步,所以每过若干年,就需要把每个学科的所有理论重新审视一遍,包括我自己所在的领域。我身边许多人在抱怨如何创新?我却认为,可创新的东西太多了啊,至少有一种方法是容易出创新的:如果你肯花力气了解你的领域的所有问题、和所有理论,然后再肯花点力气了解现在科学的最新进展,那么至少这些最新进展在那些旧方法的应用,就是一种创新。

        但是说来容易,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所有问题、和所有理论,这首先就是一个大力气活儿。而且不仅是力气的问题,需要你有良好的素质,对这个世界有个透彻的了解,才能领悟得好,知道哪些是真谛、哪些是垃圾。

        其次现在科学发展太快、新东西太多,所以只是了解新技术这一项,许多人也感觉精力不够。举个例子,在我的计算机专业,可能你今天接触了一个软件,打算花上一周时间好好掌握它,结果你正在学习呢,就听说这个软件出了最新版,或者听说又出了一款别的什么软件,面向同一问题,可是性能更好。于是你只好放下手中这个活计,那个新软件可是和手头这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中国人十几亿这么多,可是没有谁敢说他掌握着最新软件技术。技术总在不断更新,其更新之快,谁也赶不上。

        似乎还只是在昨天,听说许多好的设想无法实现,因为电机功能达不到;可是今天就发现,人家有一种强大的电机已经生产出来了.......我们活得目不暇接。

        在这样繁华的背景下,如何了解整个社会的最新科技,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当一个人对于整个世界缺乏一个系统性的了解的时侯,当他遇到一个问题的时侯,他就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个很本质的问题,还是一个因为他自己知识不够而产生的问题,所以许多本来很重要的问题就被当成小儿科而忽视了。

        作为科学家,当然知道这个世界真正缺乏的是什么。可是我要说的是,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现在缺乏的东西很少,浪费的东西才是真地多。我有能力去发现,却没办法让人们更好地利用这些新发现。

        现在我告诉你,液晶电视可以当电脑显示器用,好啦,你过四五年再看,人们还是忙着生产电脑显示器,显示器还是显示器,电视还是电视,没有人真  地去实施、真地把电脑和电视合二为一、为大家节约许多资源和金钱。

       人类的这种落后来自于人类的一个弱点:害怕改变。当一个人可以今天比昨天活得更自在时,他感觉生活很美好、前景美好,并且有成就感;可是,当他今天面临改变,他昨天以及前天的努力都是白费、一切需要从0开始时,他会感觉他的生活一团糟,他活得很愚蠢,他的一切过去的努力都没有结果,他的未来很小,因为他刚刚才重新开始.......

       其实这只是心理感觉罢了。人们害怕。

       这种人性弱点、或者是人类的一点惰性,让人们不喜欢用太多的新奇玩意儿改变生活。生活只需要一点点改变,不要太多的改变。

       普通人如此,专家们也如此。如果哪一天你告诉他,他所专长的那些理论都已经被证明是错的或是落后的,他就会感觉很气愤。

        我们应该克服人性的弱点,不要让它阻碍科学的普及和发展。

        真正科学的态度是:时刻想着如何用最新科技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学会克服那一点不适应的不快。我相信,如果集中各学科的科学家,一齐来讨论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集成出来许多妙点子。可是现实中大家都在各忙各的,不去了解其它领域都有什么。

        集成、集成!在科学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集成越来越急迫。以前各领域自己的科学家就会主动把其它领域的成果集成过来,那时是因为其它领域的新成果数量不多。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必须要专门地来进行集成。

        比如,我们现在还用着几千年前的水渠,其实,以现水泵的功率、和水管材料的质量,完全可以设计“流动水渠”,——为什么不呢?就是因为没有人敢这么想?或者想到了也不敢实施?因为别人没这么说过?

        不过一个小小的集成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950-326658.html

上一篇:王玉锋漫画:分类学的问题
下一篇:王玉锋分析《爱因斯坦真地错了吗?》之争
收藏 IP: 123.117.62.*| 热度|

3 霍艾伦 武夷山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