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电 汶川地震到底有没有先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培震称,从震前的监测结果来看,没有发现显著的、大范围的、能够让地震学家们在现有科学水平上、依据现有经验做出判断的“前兆”异常。
震前未收到短临预报意见
张培震说,据他了解,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四川省地震局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前没有接到任何有关这个地区正式的短临预报意见。
“但这次强震究竟有没有与地震相关的‘前兆’异常,有什么样的‘前兆’异常,能够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还要等待对震前所有资料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后才能下结论。”他说。
短临预报并非绝对不可能
此前,中国地震局资深地震预报专家张国民总结:“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张培震认为,这样的总结是中国地震预报的现状。
“在认真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下,地震的中长期预报(一般10年以上)相对可靠,但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短临预报非常困难,但不是绝对不可能。”张培震表示,之所以说明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并不是要为放弃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寻找借口;而是要找准突破点,以便加强观测、加强研究。
认同美国同行地震不可预测说
张培震说,人们还不能直接观测地震孕育发生的10—20公里深处。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是地震预测的主要困难。
此前,美国科学家曾提出“地震是不可预测”,认为目前不能准确预报几天到1—2月内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张培震认为,这种观点在科学意义上大体符合实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